他的盟友是不靠谱的川军,而他的敌人,可不止沈啸一家啊。
东面的新桂系,那是和他积怨已久啊。
龙凡甚至觉得,要不是李宗仁白崇文忌惮国府,恐怕早就率领来和沈啸抢地盘了。
当然,别人的抢地盘,那是互相抢。
而沈啸和新桂系的抢地盘,抢的都是他龙凡的地盘。
“那个谁……对,就是你。”龙凡指着留在司长部的一个少将,情急之下,他竟然想不起这个少将的名字。
“传令卢真,让他派一个旅和一个近卫团回援昆城!”
龙凡急切地想让部队回援。
前线固然重要,但要是昆城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为了昆城,抽调一点前线的部队,也是值得的。
毕竟现在是他龙凡守,沈啸攻,守军部队,就算兵力少一些,又有何妨?
龙凡不知道,就在他火急火燎地调兵来昆城时。
占领曲靖的教导团,却虚晃一枪,没有向着昆城进发,而是回头直奔会泽大军的后方。
这就是沈啸制定的计划。
教导团的前进,不是为了进攻昆城的。
而是为了合围会泽守军。
攻敌之必救,就是为了调动沈啸想要调动的敌人。
在昆城的西面,守在会理的一个主力团,也开始越过长江,奔向会理的后方。
清晨,雾气刚刚散去。
一个观测手站在山坡上,望着远方,他翘首期盼的样子,好像是在期待什么人的到来。
很快,他的观察就有了结果。
他猛然回头,招呼身边的旗兵,很快,山下的观测点,就收到了山上的旗语。
“敌军出现,全体就位!”
郑斌下令让众人埋伏好。
郑斌与郭阳祺的作战风格不同。
郭阳祺是标准的高级军官,比起亲上前线,郭阳祺更加擅长在后方指挥。
这个年代,敢亲临前线的不多,而以亲临前线作战而闻名的将军,更是少之又少。
毕竟多次亲临前线还能活下扬名的,那绝对是凤毛麟角。
郑斌的作战风格,倒是很像国府的关麟征,敢冲敢打,身先士卒,有着军人的本色。
郑斌举起望远镜,观察着狭窄山路上正在行军的敌人。
很快,郑斌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因为他看见了敌人。
他将望远镜放下,挂在胸前,举起了手中的步枪。
zh29半自动步枪,统一配备捷克式二十发子弹匣,教导团的每个士兵都携带五个弹夹,备弹一百发。
这个数量绝不在少数,7.92毫米的铅芯轻尖弹本就沉重,一百发子弹足足有近5斤。
对这个时代的花国,五斤重量的弹药,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就算是在康军中,也只有被挑选出来的,人高马大的教导团士兵,能轻松携带如此多的弹药并保持机动性。
青军步兵携带30发子弹的原因,不光是因为子弹缺乏,也有士兵体质差的缘故。
而郑斌对面的滇军,由于龙凡的精兵简政,军费相对充裕,士兵也较为强壮,能够携带五十发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