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战役,林译一战扬名。
如今许多人,甚至把林译和傅作义相提并论。
数年前,傅作义涿州一战,抵挡三万奉军三个月,让张作霖焦头烂额,赢得了善守名将的称号。
而林译的战绩,和傅作义何其相似。
虽然林译守的时间少,但林译的守军力量,可只有两千余,就算是傅作义,防守涿州也还有七千人呢。
如今许多国府将军,都把林译和傅作义并列起来谈论。
常凯申也想要这些名将的效忠啊。
他现在都有些后悔,把黄百韬给了沈啸。
事实证明,黄百韬的军事才能,的确不低啊。
许久,常凯申重重叹了一口气。
“滇军主力被歼灭,龙凡已经抵抗不了沈啸的进攻了,我看南面可以减弱一点情报力量了。”
“现在的情报重心,应该放在警备总队的身上!”
“我要这支精锐部队,更加详细的资料!”
“还有,尝试笼络李云龙。”
常凯申向戴万强下达了命令。
“我明白,我这就去办。”
戴万强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常凯申的指挥所。
这段时间,常凯申一直在大军后方,亲临指导大军作战,一心想要全歼青军于半道。
沈啸那边,常凯申的确很重视,但重视的程度,当然不如颜色军这边。
就从常凯申亲自指挥这一点,就足以看得出来。
颜色军西进一路上损兵折将,常凯申认为,颜色军既然定在遵义不动,那歼灭颜色军的时机,已经成熟。
现在歼灭颜色军,顺手就能解决掉王家烈。
一举两得。
至于龙凡……
他的死活,常凯申已经不在乎了。
死了最好,省的常凯申亲自动手。
八月秋高风怒号。
坐镇汉口的常凯申,终于等到了两个颜色军,长征以来的好消息。
双喜临门的常凯申,兴奋的走出汉口指挥部,心情舒畅地望着楼阁之下的风光。
“委长,今天似乎很高兴?”晏道刚走到常凯申的身边,温和地笑问。
他是委长侍从室第一处中将主任,也就是俗话说的大总管。
常凯申的出行、安全等等,都是他负责的。
这样的人,哪怕不带兵,都有巨大的权柄,更是常凯申最亲近的人之一。
常凯申高兴的原因,他当大总管的,当然是有所耳闻的,之所以询问常凯申。
不过是想让常凯申与他分享自己的高兴,哄老头子开心,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道刚啊,你知道吗,龙凡被沈啸赶出云省,现在整个康滇,就只剩沈啸这一个刺头了!”
看着常凯申喜不自胜的笑容,晏道刚拍马屁道:“这不是正在委长的预料之中吗?”
“哈哈哈,不错,沈啸赶走龙凡,不但在云省犯了众怒,而且也坐实了他叛乱军阀的名头。”
“现在,我青军可以毫无顾忌地,镇住沈啸了!”
各地的地方军阀,名义上也都是听常凯申命令的,他们不公开和常凯申做对,常凯申就是想处理他们,也得担心其他军阀的反应。
他驱赶颜色军去打军阀,就是抱着,让军阀求援于自己,然后再趁此机会彻底控制军阀的想法。
而现在,沈啸公然扩张,消灭了一路军阀。
他这样明目张胆的扩张,势必引起各路军阀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