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重聚,让玛利亚找回了一些亲人的温暖。
出于对阿纳斯塔西娅的关爱,玛利亚特意要求安娜苏,绝对不能欺负自己的妹妹。
当然,安娜苏还是那样子,举起双手,喊冤说道:“别看你妹妹这么文静,但其实……我才是被欺负的那一个啊。”
“哼!”一声冷哼,玛利亚可不会管那么多,心中甚至还想过让一位锲卡同志保护自己的妹妹。
可是,这样的私用行为绝对会引起不良反应。
这样的坏头绝不能随意去开,所以玛利亚也就作罢了。
“记住,她是我的妹妹,同时也是俄国的皇女,一定要好好保护她。”
“当然。”严肃认真地看着玛利亚,她点着头,没有以前的嬉皮笑脸。
第二天,雨停了,沉闷的乌云已经散开。
一缕金色的阳光破云而出,洒落在这座女子宿舍上。
玛利亚没有再过多逗留,毕竟时间并不允许她去浪费。
走出校门,早已等候多时的两名锲卡同志立即牵着马,迎了上来。
“主席,您不再休息一下吗?”
现在还很早,这两位同志希望玛利亚能在休息一会儿。
毕竟,就算玛利亚的地位再怎么高,她还是一位女孩。
在她这个年龄段里面,大部分女孩子都在谈情说爱。
谁能想象得出,此时的玛利亚已经端起枪去跟别人拼刺刀呢?
“无碍,我们先出发吧,找到旅馆再行休息。”
“是。”
二人点头应是,尔后三人骑上马,两位同志紧紧地跟在玛利亚身后,寸步不离。
顺着伏尔加河行走,玛利亚的大脑已经陷入到对氮肥的制作与如何打开新市场的思考中。
以土制方法确实可以收集到氨气,最后在进行氮肥的制造。
这种工艺并不容易,目前为止,玛利亚所需要的,是一些精通化学的科学家。
只不过,要想让这样的科学家加入自己这座工业城市里面,并不容易。
事实上俄国境内并不是没有高级尖端人才。
但这些人多半在学校里面,又或者在政府部门里进行研究与工作。
其他国家也同样如此,但英德法三国却显得游刃有余,其最大原因便是教育。
英德法三国重视教育,会为了国家的未来而不断培育人才。
反观如今的俄国,只有类似于圣彼得堡大学这样的尖端学院可以拿得出手。
别说在群众内培养出尖端知识分子,单单是一个扫盲就已经是困难重重。
由此可见,想要招聘一位化学家过来帮忙,并不容易。
或许,去应聘国外的?
蔚蓝色的眼眸投向远方,刚入下午,耀眼的阳光破开重重云层,照得伏尔加河一片光彩晶莹。
“唉……”
一声叹气,她开始发现,让察里津走上更辉煌的道路,竟是如此困难的事情。
不单市场被堵塞,就连人才也难以寻觅。
遍地文盲与无知,食不果腹的百姓更是一眼望不到尽头。
又是一声叹气,玛利亚竟发现自己有些心累了。
摇了摇头,不再多想,她怕自己越是去想,就越会难受。
这可不是看历史书那样,寥寥几字那般简单。
在成为历史潮流中的一员后,那股巨大的压力,几乎压垮自己。
“主席,您还好吗?”
绑着小马尾的锲卡同志驱马上前,由于她也是女的,所以在交谈方面,都是由她来负责。
玛利亚记得她的名字,叫做莉娜·伊曼洛夫,另外一名锲卡同志则叫做伏罗希洛夫。
如果说女同志伊曼洛夫是开朗的,伏罗希洛夫则显得更加沉静。
他的目光深邃且凌厉,似是能看穿一切阴谋诡计。
挺直的腰板,让他显得更加高大雄壮。
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之火,正在他那双鹰眸深处,熊熊燃烧。
但与他比较而言,伊曼洛夫就更像是一个正常的女性。
没有那凌厉的眼神,也没有那令人心神畏惧的气场。
就像是一个邻家大姐姐似的,亲近时,显得格外自然。
但玛利亚知道,一旦进入状态,伊曼洛夫将会化作成一台无情的机器。
“嗯,没事。”
露出轻柔的笑容,玛利亚表示自己无碍。
尽管心中有了一些疲乏之感,但身为领导者的自己,不可以将脆弱的一面表露出来。
三人继续走着,身下的老马,一步步,迈开蹄子,踏入那污浊的泥水,溅出的泥巴染黑了马蹄。
途中,阳光明媚,刚下完大雨后的空气,格外清冽。
只不过,这途中却见到了不少行人。
玛利亚略微在意地看向这些行人。
他们如同难民一样,眼中空洞无神,行走时宛如行尸走肉。
玛利亚将目光收了回来。
这样的情景并不少。
确实,在斯托雷平导师的改革之下,俄国的经济开始往上攀升。
工业的发展,农业的大规模外售,都让俄国这个国家的经济,逐步改善。
可是,这样的改善是有代价的。
大规模解放农村内的劳动力,却又缺乏足以消化如此庞大劳动力的工作岗位。
如此这般,长时间失去工作的失业人口,将会成为这个国家的隐患。
或是落草为寇,或是加入军队,又或是漫无目的地行尸走肉。
这就是代价。
牺牲绝大部分人民利益的巨大代价。
“主席……”伊曼洛夫的语气,突然间沉了下去。
“我们能解放得了他们吗?”
该是意识到自己这句话会引起误会或者麻烦,伊曼洛夫连忙摆手说道。
“抱歉主席,我是说,我们……我们有机会,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吗?”
“有机会吗?”
这样的问题,就连身后的伏罗希洛夫也忍不住看了过来。
那双眼眸,闪过一丝异样色泽。
似是在期待什么一样。
可是……
有机会吗?让全世界的人都过上正常人生活。
那是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啊。
明明,人就应该像人一样活着。
生下来,然后活下来。
可是,这饿殍满地,又哪里像是‘人’一样的生活呢。
就算是到了未来。
到了那个二十一世纪,也同样有着数之不清的人,正忍受着饥寒,在炮火之下瑟瑟发抖。
所以,这太沉重了。
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得了。
百年,千年……
无法回答,她只能持以沉默,看着这片土地。
———————————————————————————
要从圣彼得堡回去察里津,可是需要走上好一段距离。
在这路上,玛利亚一边与伊曼洛夫和伏罗希洛夫交谈,一边观看着这一路上的落败光景。
尽管在整体经济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事实上,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缓解。
相反,更加的恶劣了。
而且在当任市长之后,玛利亚就听说过自己的导师斯托雷平又遭受了数十次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