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尝试,事实上是做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准备。
伊曼并没有立即把鲁道夫给带回去,如果对方不愿意,而且仅仅是一时兴起,那么他迟早都会离开。
这样一来,只会对组织带来损失,没有半点好处。
因此他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证明。
如何证明?
伊曼给了他一些钱,这些钱都是自己这几年来存起来的资金。
算不上多,但也绝对不少。
把钱给了他之后便交代了一句话。
一个月后,他会回去俄国,他希望这个时候,鲁道夫可以跟他一起过去。
话已经挑明了,是去是留,只能由鲁道夫自己选择。
事实上鲁道夫在美国这边也并非什么事情都没做,他确实尝试过寻找投资商。
可惜,这些投资商都没有理会,他甚至遭遇到德国那边的情况,被疑似是福特公司的人给打压和驱逐。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选择投资这一赚钱方案,毕竟研究是需要很多钱的。
本来就没有这一方面的知识和天赋,连续赔了两次之后,他确实是死心了。
摆在自己面前的,只剩下两条路。
继续留在美国这里,凭运气,看能不能找到一个识货的投资商。
又或者去俄国,见识见识伊曼口中的那个组织,常识一番新的开始。
俄国……
一个落后贫穷的没落古老帝国。
他不愿意去,因为他见识过俄国上层阶级对知识分子的压迫。
也见识过对工人们的压迫和剥削,其严重程度远比德国那边的黑心工厂主更加厉害。
但如果伊曼没说谎呢?
单单是给他提供资金和研发自由这两点,就已经让他心动不已。
或许,真的可行……
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心动’的种子,伴随着这一个月的思考过后,这颗种子发芽长大,他最终决定了去俄国。
尝试尝试新的环境,新的世界,新的开始。
“鲁道夫先生,您的选择注定是正确的,我有预感,您将会被永远地刻录在历史书上的重要栏目上。”
对此,鲁道夫只是默默地笑了一下。
不久之后,来了十几名俄国人,他们以‘采购粮食’的名义,将他所制作出来的内燃机给带走了。
鲁道夫也与伊曼随之一同上船,漂洋过海的一个多月后,他们终于来到了俄国。
然后,再乘坐列车和各种交通工具,千里迢迢的,在冬初之际来到了俄国察里津。
在他踏入这座城市的那一刻,一股灼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睁开双眼,他将这座城市内的一切都纳入眼帘。
活力,秩序,自由,一切的一切都被他看在眼中。
工人们有秩序的工作,休息,妇女们也同样在进行着一些不是很辛苦的劳动工作。
街道上十分干净,并没有他第一次来到俄国时所看见的那种肮脏污秽。
再继续往里面走,突然间有一群孩子跑了过来,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撞在鲁道夫身上,尔后擦了擦嘴巴,笑嘿嘿地又跟其他同伴离开了。
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群孩子的玩耍,鲁道夫颇有些诧异,要知道在他第一次过来俄国时,所目睹到的,都是一片死寂。
可在这里,却看到了久违的活力感。
伊曼也颇为惊讶,毕竟他已经离开察里津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先生,我继续带你去参观参观吧。”说罢,对身后作为护卫的两名契卡同志点了点头,以示感谢。
这两名契卡同志回以微笑,继续与他们保持着一段距离行走。
事实上城市很安全,治安比任何城市都要好。
但毕竟鲁道夫是陌生人员,伊曼也好久没回来了,不少人都不认识他,为了确保不会被巡逻队的人逮住询问这询问那,约瑟夫才会特意让这两名契卡同志紧跟在后,以做保障。
他们继续往前走去。
不久后便来到了生活区。
生活区上,有一面巨大的黑板安安静静的竖立在一条街道里面。
黑板上面挂满了各种大字报,里面的内容让鲁道夫颇为好奇,他凑进去看,以自己还算勉强能交流的别扭俄语,只能看出大概的意思。
伊曼走了过来,微笑地与他翻译道。
“鲁道夫先生,上面写着‘读书能改变未来,读书能塑造人生’还有这一段是写着‘以科学为根据,拒绝封建迷信’。”
他继续为鲁道夫翻译上面的各种内容,例如什么‘喝热水,扫卫生’又例如什么‘坚持普及教育’之类的话语,着实是把鲁道夫给惊得不轻。
这样的东西,与俄国当前国情完全不符啊。
这莫不是来错地方,去了其他国家了?
见鲁道夫如此惊愕诧异,伊曼不做任何解释,只是带着他继续往里面走去。
突然,一道道朗读声从不远处响起,他们二人继续进去,只见到一间刚搭建完不久的学校,正有几十个孩子端坐在里面,手上拿着书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阅读。
“他们都在学习?”鲁道夫惊讶的问道。
“是的,城市法有规定,到了六岁之后,孩子们都要进行系统化学习。”
“他们学什么?”
“学习最基本的字,还有思想道德。”
“从小开始培养吗?”
“是的,鲁道夫先生”
他听到确定之后,不禁吸了一口大气,这样的情况,就算是德国也不一定能够普及得了。
“是这个俄国都如此吗?”
“……不,当前为之只有我们察里津是这样。”
“为什么?”他不解地问道:“你们的做法和思想都很不一般,你们真的是俄国人吗?”
伊曼笑了一声,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刻板印象谁都会有,就连伊曼最尊敬的导师也曾经坦白过,自己也有刻板印象。
但改变这些刻板印象,则需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完成。
伊曼不会要求现在就让鲁道夫对俄国改变印象,毕竟当前为之也就只有察里津能有如此做法。
伊曼又为鲁道夫领到了工业区。
相对于生活区,工业区这边相对而言比较污染,毕竟这个时代的工业,不可能不造成污染。
当他们来到这里时,钟声敲响,除去一些特别部门之外,大部分部门的工人都下班了,他们前赴后继地赶往饭堂。
一些工人更是拿着自己的铁饭盒,像是战场上的士兵一样冲向饭堂,在他后面则是一大群‘饿鬼’。
毕竟,如果走慢了,你就得排很长很长的队伍。
“先生,现在到了中午,来一起吃饭吗?听同志们说,还未回来的主席给我们找了一位大厨,似乎是来自大清那边的,那手艺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