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门75口径,七十五门60口径的榴弹炮,在同一时间发去震耳欲聋的轰鸣。
炮兵群在玛利亚的命令下,一起开火。
火炮所构造出来的火力压制,将还没有建造完成的防御工事完全性打得粉碎。
被轰炸而出的泥土几乎把整个天空都完全遮盖下来。
一战,是大炮发展得最快的一个时代,不单是口径,就连射程和威力都因为战争的原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
至于精准度,在巨大的威力之下,哪需要精准度?
即使当前这个时代还没有到一战时那般变态,但是在玛利亚所部署的火炮集中轰炸下,一千米之外的土地顿时间被炸得几乎掀飞一层地表上泥土。
很多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火炮给震得晕厥而去。
他们很多人都没有听到炮弹所带来的可怕爆炸声音。
因为在炮弹落下的一瞬间,其带来冲击和巨响已经让他们的大脑出现若轻若重的脑震荡。
耳朵也同样被震得耳鸣不止,嗡嗡嗡的声音不断地刺激着大脑,仿佛有什么东西要在脑海中炸开一样。
连续轰了两轮过后,士兵才开始发起对敌人阵地冲锋。
三个集团式冲锋,朝着敌军的三个方向进攻而来。
由塞保联合的残存军队对左侧发起进攻,邓尼金的第二军负责右侧,玛利亚的第一师和哈米尔的第五师负责中间。
如果是其他时候,他们的冲锋已经遭到敌军的还击,无论是子弹亦或是炮弹都会毫不留情地往他们地上砸落下来。
可是,在玛利亚的火炮突然轰击之后,对方已经被炸得懵圈了。
在巴尔干同盟发起对埃迪尔内防线的进攻时,他们的火炮都不会有如此大规模且集中性的轰炸。
就算是炸了,也只不过是用来打个响,威力与奥军自己库存内的火炮差不多,射程就更不用说,其最远射程有一千米,但有效射程只有八百米。
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军会在距离联军一公里外修建防御工事,就是因为认为联军的火炮射程很难打到他们这里。
唯有这一次,俄军带来的火炮发起了第一次集团性轰炸之后,着着实实把他们给打得懵圈。
这是奥军第一次遭遇到如此大规模的火炮集团式轰炸。
一些在爆炸中心的士兵,顿时间被炸成一团碎肉。
附近的士兵会被震死过去,鼻子耳朵眼睛全都是血。
较远一点的士兵,也会因为脑震荡而失去战斗力。
幸存下来的奥军军官勉勉强强地从泥土中爬了出来。
他颤颤巍巍地扶着一棵只剩下半截的枯树,环顾四周一眼,全都是被炮弹落下来后所炸出来的坑洞。
无数尸体布满了整个战场,有些都分不清楚究竟是一个人的尸体亦或是一堆人的尸体。
一些比较幸运的,还能四肢健全,但更多的倒霉蛋则是浑身是血,又或是断腿少胳膊。
这名军官完全傻了,他立即掏出自己的口哨,用力吹响,但口哨也同样被炮弹给震坏了,他吹出来的,只有气,没有声音。
待他回头看向自己身后的方向时,距离他们不到五百米处的,是入潮水般的敌军。
他们正以散兵线的方式往这边走来。
直到一百米后,冲锋哨吹响,所有士兵朝着已经被炸碎的敌阵地地冲了过去。
只不过这只是敌军的第一阵地而已。
在那后方,是他们的第二阵地和第三阵地。
第二阵地已经做好了不少防御部署,面对斯拉夫人的冲锋,在宪兵的枪口下,奥军士兵强硬地发起反击。
不少俄军士兵死在冲锋的路上。
但因为步兵阵型散开冲锋,因此就算面对炮击和枪械攻击,也能避免大规模伤亡。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面临战争,之前的渡河与南多布罗加防线的进攻,他们都进行过战斗。
但这一次却显得格外残酷。
钢铁与烈焰组成的防线阻挡住联军的第一次攻势。
然而,占领了奥军第一防线的他们,稍作整顿之后,又展开了第二次冲锋,对第二阵地发起进攻。
第二阵地的奥军惊讶发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俄军,仿佛布满了整个战场,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人影出现。
俄军士兵在每前进数十米后,就会通过铲子给自己进行单兵堑壕的临时工事。
这是在察里津特训后的成果,而如今派上了用场。
只不过,面对三国联军的进攻,第二阵地的士兵也通过堑壕掩护,进行了顽强抵抗。
而且不少士兵落在前方堑壕后,会立即遭到奥军联合绞杀,成为一个绝境陷阱。
为了强攻第二阵地,作战从未停下,从白天打到晚上,晚上休息过后,第二天又继续强攻。
第一二军带过来的炮弹也不要钱一样不断地倾泄在第二阵地上。
但是第二阵地却还是比第一个阵地要更加难攻,无论是防守亦或是局部反击都十分出色。
仿佛换了一个将领似的。
他们却不知道,如今负责第二阵地的正是凯末尔。
看着阵地一点点沦陷,凯末尔已经明白,这样的战争再打下去恐怕又要出现大规模投降了。
奥军士气本来就不高,在防守住埃迪尔内之后已经筋疲力尽,如今还要强行被他们的首领恩维尔帕夏推入追击战场。
追击不说,连休息都来不及就要进行防御工事的建造。
还未来得及建造就遭到敌军的火炮猛攻,这场战争着实是打得太拉胯了。
眼看战况已经不是他们所能够控制得了后,凯末尔立即命人敲响警钟,同时开始给自己的部队下达命令。
以他自己的第二十五师,分连为单位进行防御性抵抗。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为大军撤退进行掩护。
这片地貌原本就是平原,压根就没有半点可以作为掩体的东西。
尽管奥军二十五师抵抗得十分尽力,但还是被从后而来的塞保联军给团团包围。
在战死了近乎四分之一的人之后,第二十五师全员投降,身为上校的凯末尔也遭到了俘虏。
战斗力最强悍的第二十五师都已经战败了,更不用说其他奥军。
但因为凯末尔的第二十五师顽强抵抗,不单拖住了三国联军一整天时间,更是击杀了对方不少士兵。
如此一来,身后的大部队得以安全撤离,他们撤离到十公里外的地方重新建设防线。
原本的奥军反攻战,此事又变回防守战。
只不过第二十五师的极力抵抗和分散作战,确实给塞保联军与俄军第一师带来了不少麻烦。
塞保联军的军官恨不得就地处死这些投降的奥军,但玛利亚的第一师极力反对,并且以玛利亚的名义,强行将这些奥军俘虏给带走。
带走的这些俘虏里面,类似于凯末尔这样的高级军官都会被特别带走。
看着原本可以用来发泄的俘虏都被带走了,塞保联军很多人都感到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毕竟,如果不是玛利亚在这里设好防御,别说反攻,恐怕连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一个问题。
前线的战况很快就传到了恩维尔帕夏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