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红色玛利亚 > 349.弗拉基米尔:我们需要来一场革命

349.弗拉基米尔:我们需要来一场革命

一切都从1914年开始。

一些迹象,一些痕迹。

征兵队走向了每村每户。

他们几个人进去,十几个人出来。

无数的青壮年走出了家门,他们的目光充斥着迷茫。

与对那未知的恐惧。

家中的老人走出家门。

蹒跚且沉重的步伐,压垮了脚底下的枯草。

沧桑的目光目送着自己的儿子离开。

一个个,一个个地。

‘为了沙皇,为了帝国。’

征兵队如此说道。

曾经的老人有不少人参加过战争。

年轻时,或许会被这番话所激起热血。

年老了,他们却沉稳了许多。

一些妇女也走出家门,她们哭泣着,哀求着。

牵住丈夫或者儿子的手,紧紧地握住。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她们只能跪地哀求,恳求上帝的注视,恳求丈夫与儿子能早日归来。

这一日,有无数家庭失去了主心骨。

家中的妇女承担起所有工作。

农务、工作、家务。

有些妇女收到了来自前线的家书,兴奋得向其他人邻居炫耀。

她们细细品读家书的内容,如珍宝似的,小心翼翼地保管起来。

每当有空,她们又会忍不住拿出来。

尽管已经可以背读下来了,却还是津津有味地翻阅着不怎么长的家书内容。

这是一种幸福。

然而,大部分家庭连一封书信都收不到。

她们会在有空的时候,眺望那远方的天边。

心中默念着,祈祷着。

然后,征粮队来了。

他们加重了征粮额度,以战争荣誉的名义,强行征收。

第一次,他们加了些许。

第二次,他们又加了些许。

第三次,第四次……不知多少次了,他们要求除了些许口粮之外,都要全数交出。

若有农民不愿意,就立即逮捕起来,又或者用枪去抢,用老人来胁迫。

这是农村的状况。

城市也不例外。

不少工人连夜加班。

他们的加班费被克扣了,被降薪了,甚至还会欠着不给。

工钱没多少,但工作量却不断增加。

因为如此原因,很多工厂都出现了工伤事故。

然而,这些工伤事故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

留给他们的命运,只有饿死或者冻死。

有些时候,只要在大街上走上一走,在街道的角落处或许能看到一些被白雪给覆盖住的东西。

那是人,冻死的人。

在这充满了蒸汽与废水的工业城市中,所有人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失去了生命,失去了活力,也失去了希望。

他们漫无目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

所有人都成了地缚灵,永远被束缚在充满恶臭的城市里面。

“我们的城市,正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那一日,一名工人如此说道。

“就像是患了癌症的病人一样,或许会有回光返照,但终究是命不久矣。”

喷洒着蒸汽,吞吐着浓烟。

整座城市,正在使用自己那腐朽的胃和脏器,咀嚼消化着各种原材料,以工人的生命与健康为能源,卑微而又可怜地运行下去。

彼得格勒,一座历史悠久,且又是整个沙俄帝国的政治中心。

此时此刻,正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

阴沉的天空下,是那腐烂得大地。

名为工人的地缚灵,正麻木地工作着。

而在工厂后面,则是各种被黑色麻袋给包裹着的东西。

跟人的大小差不多,正一车一车地往外运去。

“这个国家,快死了。”

在他踏入彼得格勒的第一步,便有了这样的感觉。

仿佛被粘稠的泥浆给活埋了一样,让他有一种莫名的窒息感。

马卡洛夫不喜欢这种味道。

这是死亡的气息,同时也是绝望的气息。

‘你们的任务是进入彼得格勒,然后带动工人运动。’

这是弗拉基米尔给予自己的任务。

无论是玛利亚亦或是约瑟夫都不在察里津内,他们二人都因为战争的原因,远在外面。

所以,察里津的权力落在了弗拉基米尔手上。

而弗拉基米尔也不负众望地管理好了城市。

他甚至重新修改了部分城市内的法律,以便于管控内部的各种大小事情。

伴随着战争规模越演越大,弗拉基米尔开始着手革命的事宜。

他明白,彼得格勒才是最核心的革命中心。

只要彼得格勒革命成功了,那么,其成功所带来的影响力,远比任何一座城市来得大。

在玛利亚进军波兰时,弗拉基米尔就开始了各种准备工作。

他命令契卡成员潜伏到每一座城市里面。

彼得格勒内的契卡成员最多,同时也是最精锐,马卡洛夫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他更是众多契卡中最核心的一个。

他将会全盘主导工人运动。

马卡洛夫确实是有自己的计划。

他将契卡们包括自己在内,都安排到彼得格勒的工厂里面。

‘我们要接近群众,深入群众。’

‘然后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

‘只有成为群众的一份子,我们才能够知道怎么样去做,才最符合群众。’

‘只有这样,我们才吸引到群众的力量,加入到我们。’

这是他的话,同时也是他的计划。

如今,自己已经在普梯洛夫工厂进行了一年多的工作。

他成为了里面的一份子,同时也充分地感受到,那可怕的剥削。

这不是第一次,在还没加入soviet之前,他就是一名基辅工人。

而在这段时间里面,他属于是重温了以前的剥削性工作经历了。

而且其剥削压榨性,远在那时候的基辅之上。

所有人脸上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目光是如此的麻木空洞。

那时候是1915年。

艰难地熬到了1916年之后,这份压抑的感觉丝毫没有消退,反而因为前线的几次战败,让俄国境内更加艰辛。

‘我认为,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一名同志如此说道。

他所在的工厂距离普梯洛夫一条街道。

‘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不单是工人,就连基层士兵也是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赐监察使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