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察克率先召集所有军阀。
他做出了战争动员部署,并且开始对乌法地区展开强大攻势。
这场攻势,让原本士气旺盛的白俄军队,欣喜若狂。
对于他们而言,乌法地区就是一片富裕的土地,只要将其占领,他们将会拥有吃不完的粮食。
然而,在叶卡捷琳娜堡的各种恶行,早就被soviet以宣传的方式,传播到乌法地区的每一个民族与城镇里面。
一开始,乌法地区的民族人民都不相信。
毕竟高尔察克所宣传的‘尊重每一个民族的独立自治’是一件十分诱人的口号。
但是,随着一些从叶卡捷琳娜堡逃出来的难民口中得知了事实真相后,他们便开始陷入了恐慌当中。
如果只是单纯的粮食征收比较苛刻,他们或许还能接受。
但白俄军并不仅仅是苛刻的粮食征收,一些城镇甚至遭受到了极其可怕的洗劫与屠杀。
久而久之,乌法地区的人民便陷入了恐慌当中。
而这就是托洛茨基所希望看到的情况。
“恐惧,往往是最能让人产生动摇的情感。”
他如此说道。
那双冷厉的目光,在镜片之下,散发着渗人的冷冽。
“如今,这份恐惧由高尔察克等反动派带来了。”
“而我们,也将会以带来真正的希望与拯救。”
他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立即派出西伯利亚方面军,前去乌法地区进行增援。
当然,他做出了一些改变。
这些民族依旧不愿意接受soviet的统治。
那份自治从数百年前就已经深入到他们每一个城市里面。
因此他们对soviet的直接管理十分抵触。
对于这一问题,托洛茨基做出了相对应的妥协。
“soviet决不允许任何一个民族分裂出去。”
“我们如此地坚定,而且不可动摇。”
“但是,我们尊重每一个民族的自治权。”
“而这份自治是建立在一个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的自治机关。”
这份政策并非托洛茨基一人决定。
在撤离叶卡捷琳娜堡之后吗,他便立即将西伯利亚所要面临的情况,告知给了大后方彼得格勒。
原本要展开国际代表会议的弗拉基米尔,便立即停下手头上的工作,与雅可夫一同商量起,如何应对民族问题。
一开始,弗拉基米尔认为,让这些民族独立,并最后以加盟国的方式加入回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俄国国情实在是太复杂了。
就像是一个民族大型监牢一样,将各种各样的民族强行地混杂在一起。
但雅可夫有另外一个想法,他提出民族自治,但并非独立的方式,进行对其他民族的管理。
如此一来,这些西伯利亚民族就能够获得不亚于独立的自治权,但他们都不会因此而被分离出去。
得知此事的玛利亚,也给出了赞同。
她说。
“如果这些民族以独立国家的方式分离出去,那么到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民族独立出去。”
“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给予充足的自治权,但决不允许出现分裂。”
经过长时间的协商过后,加上如今soviet的整体实力是比白俄军要强大很多,所以弗拉基米尔做出了决定,赞同民族自治,但拒绝民族分裂。
正是如此,托洛茨基开始宣传这一观点。
虽说自治与独立有着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但就权力而言,也不会少很多。
而且进行自治之后,甚至会获得soviet政府的基建协助。
再看高尔察克政府在叶卡捷琳娜堡中的所作所为。
双方比烂一下,确实是高尔察克政府更烂。
于是乎,他们答应了soviet的民族政策,并且允许西伯利亚方面军进入。
在hong军进入乌法地区之后,便立即实行‘不扰民’政策,只通过少量兵力进行治安上维护,仅此而已。
当然这只是表明工作。
托洛茨基绝不会允许有任何不可控的突发情况出现。
他的要求各个城邦进行宵禁,也决不允许百姓之间互相串门。
紧接着就是对富农与地主的打压。
相对于玛利亚比较柔软的方式,托洛茨基就显得十分简单粗暴。
他命令征粮队,直接进入地主和富农的家。
索要的,是他们的粮食与土地。
一些富农不敢抵抗,只能乖乖交出,但他们都会被返回一些粮食,免得饿死。
至于敢抵抗的富农与地主,托洛茨基直接动用军队。
不肯交粮是吧,那就上天吧。
一开始托洛茨基还申请了毒气弹使用,这一申请直接遭到弗拉基米尔的拒绝。
乖乖,这玩意可不兴用啊。
托洛茨基对此肯定是不爽的。
但既然不能用毒气,那就退而求之,拿机枪扫吧。
经过一阵小打小闹之后,地主和富农们的得到了满足的招待,然后就心怀感激地去见上帝了。
这番雷电风行般的行为,着实是吓坏了不少百姓。
他们甚至一度认为,托洛茨基跟高尔察克是同一个人。
但很快,他们才开始发现,hong军并不会对底层百姓下手,相反还会给他们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如开垦或者搭房子。
一些稍微有点眼光的知识分子,也立即看出,hong军的下手对象,永远都是上层阶级。
而且,只要对方愿意合作,也不会太为难对方。
随着这番操作下来,hong军在乌法地区逐渐稳定下来。
紧接着,就是高尔察克的进攻。
在二月革命爆发之后,托洛茨基就预感到,西伯利亚将会是主战场之一。
所以,他开始大规模征召工人士兵,并且对他们进行了数个月长时间的训练与教导。
原来的察里津红一方面军已经被拆散了很多部分。
这些出自原红一方面军的士兵,或多或少都成为了军官、教官、政委或者参谋。
他们以丰富的作战经验,给西伯利亚工人士兵,带来了职业士兵的指导。
也正因如此,这些工人士兵,其战斗力和组织性,比沙俄士兵还要好上几分。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尔察克攻势,托洛茨基也同样展开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