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日本政府正式宣布,他们的先遣部队已经成功占领了贝加尔湖。
这份信息从《朝日新闻中发布了出来,而负责这份信息发布的编辑,正是尾崎秀实。
他的文笔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深得总编喜爱。
该是为了应对这一远征西伯利亚的措施,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度征粮增税。
同时他们又安排了一大批移民,准备一点点蚕食和占领。
然而,社会的负担也随之增加。
尾崎秀实已经发现一点迹象。
那是一座小镇,十分靠近西伯利亚海岸的地方。
镇上的居民以驾船打渔卫生,为了捕鱼他们往往会出海远行。
可是,这一年的收获并不丰裕。
而且日本政府的大幅度增税,他们的渔业越来越难,其鱼价跌落,久久不能回归正常。
反观大米的价格,正日益增加,奸商们仍在囤积大米,而内阁政府对此不闻不问。
久而久之,民间便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
“已经有很多百姓吃不起大米了。”
就在一次小镇访问的实习生课外活动中尾崎秀实这样说道。
他身边的同伴也不约而同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或许,这是因为他们太懒惰的原因?毕竟他们不努力工作。”一位家境显赫的实习生如此表达道。
“难道真的是他们不努力吗?看看现在的粮价多少吧,再看看现在的工钱薪水又是多少吧,你不觉得自己的话没有良心吗?”
另外一名实习生大声反驳道,他原本就是普通农民出生,对底层生活的艰难充满了经历。
双方就在这一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尾崎秀实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在心中,他会毫不犹豫地站在这位平民实习生,然而在现实中,他不会有任何表态。
他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不久之后,一些平民学生写了一份文稿,斥责当今日本政府的各种政策,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遥远的soviet新生政府表达了认可与同情。
但是这份文章很快就被拦了下来。
他们绝不会允许这种文章发出去,因为这对于上层者而言,是会严重影响到自己阶级统治。
这种东西,必须严令禁止。
而且那位过于老实的实习生,很快就被踢出《朝日新闻报社。
反观家境显赫的那位实习生,以浮夸的词汇把日本政府给赞扬得天上有地下无,获得了《朝日新闻报社的认可。
这一切都被尾崎秀实给看在眼里。
他只是将这一切都记录在案中。
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带到了地下读书会里面。
幸德秋水沉吟片刻,给地下读书会的成员发放了一个任务。
到往日本的各个城市。
深入到城市城镇中的底层人民里面。
接触他们,了解他们,深入调查有关大米的事情。
大阪、神户、广岛、名古屋市等等……
他们这二十多名地下读书会成员将会分散到每一座城市里面。
临走前,幸德秋水给了他们不少钱和一个小小的红色锦囊。
红色锦囊被要求了,在特殊情况时才能打开出来。
至于什么时候是特殊情况,幸德秋水也无法给予明确答复。
而这些钱则是由soviet提供给他们的活动经费,尽管因为内战了,导致经费提供比较艰难而且会少了些许,但只要可以,soviet就不会放弃对同志的援助。
至于一开始负责潜伏日本的战斗小组,由于内战原因,最终只有一个排的人。
这一个排的人已经被安排到琉球群岛,他们在那里有更重要的任务。
学生同志们接过使命,他们马不停蹄地赶赴每一座城市。
德田球一是最后一个离开。
这里是京都,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尽管现在的京都已经不再是日本首都,但其内部力量依旧强大。
所以,留守在京都的幸德秋水其处境将会更加危险。
所以德田球一很是担心,担心自己的这位导师会出什么事故。
他站在图书馆的门口,深深地看着幸德秋水的背影。
瘦弱得宛若一阵风就能吹倒。
“先生!”
他突然间大叫了一声。
幸德秋水回过头,他看了一眼还未离开的德田球一,不禁笑道。
“怎么,还有什么需求吗?”
“我……”德田球一无法理解自己心中的那股不安。
他只是怔怔地看着幸德秋水。
纷飞的白雪,落在了他的肩上,染得一片银白。
他深深地朝着幸德秋水躬了一身,然后抱紧着自己的书,离开了图书馆。
不久之后,来自读书会同志的情报反馈回来了。
他们都接触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也初步了解到他们现在的真实状况。
以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饥饿’。
“所有百姓都陷入了一种饥饿当中,他们已经买不起大米了,存粮都快吃完了。”
“全国各地的米价都在疯狂上涨。”
“疯了,名古屋市已经出现十几名因为屯大米而发财的暴发户。”
就在幸德秋水翻看来自学生同志发送回来的情报时,他便立即意识到现在日本社会的严重性。
但这个时候,幸德秋水还无法深刻了解当今事态的发展趋势。
他无法太过于远离自己的图书馆。
自从十月革命之后,政府首相寺内正毅发出严格训令,要对“不合国体的国民思想”进行警戒。
这种严令让幸德秋水不得不加多十二分谨慎小心。
而且不知是从何处暴露的信息,京都这边的警备搜查越来越严密。
这就导致幸德秋水无法离开图书馆,他必须隐藏起来。
虽说如此,但他还是拥有一个可以获得一线消息的重要情报来源,那就是尾崎秀实。
尽管还是编辑实习生,但因为尾崎秀实的文笔实在是太好,如今已是跟在了主编身边,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报消息。
而这些情报消息十分散乱,以他一人之力难以处理起来实在是困难。
因此,只要有机会,他都会以‘个人爱好看书’的理由,通过节假日来到图书馆内。
也得幸亏这间图书团距离尾崎秀实的实习部门只有两条街道距离,要不然就来不了了。
待尾崎秀实把自己获得而来的情报都带来之后,二人便彻夜不眠地进行请报上分析和整理。
这些情报来自日本的每一座城市。
散乱得仿佛是被压碎后的薯片一样。
零散的信息更是没有半点关联性,有些地方是出现工人问题,有些地方是出现粮食问题,也有些地方是出现了渔业问题。
如果要获得更加精准的情报信息,则需要更高的权限。
但是,就以尾崎秀实当前的实习生身份,他所能获得的,只有这些。
很麻烦,但对于他们二人而言已经足够了。
彻夜不眠的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