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冲突笼罩在整个神户之内。
群众的斗争如暴风骤雨那般凶猛。
血与火的教训,激起了群众对地主、资本和官僚政府的无比愤怒。
直到野坂参三来到神户,这里的斗争已经陷入了混乱当中。
原本负责神户的同志学生因为冲在了最前线,如今已被警棍打伤,陷入昏迷。
“神户的斗争已经陷入最危险的时刻,我必须担起责任!”
野坂参三立即加入其中,并且以友爱会书记的身份,当任起这场发生在神户斗争的临时负责人。
在他的安排下,斗争群众分成了三批。
第一批负责维护秩序,这里的秩序指的是自己斗争群众之内的秩序。
在他来到神户之后,他便立即发现斗争群众乱成一锅粥。
有些本应互相协助的群众,因为一袋大米而大打出手。
而还有另外一些群众,可能是以前积累了不愉快,在这混乱时刻中,竟放弃共同敌人,反而互相掐架。
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纪律问题,野坂参三已经看出,如果再不出手整顿,恐怕到了后面,他们这些斗争力量会因为内耗而不攻自破。
因此他需要分出一大批群众,进行秩序上的维护和整顿。
在这期间,那位受了重伤的学生同志稍稍醒了一会儿,他把自己所能掌控的资源和人力都交给了野坂参三。
尔后再度陷入昏迷。
虽说连续昏迷和身体发热,让野坂参三担心起对方的身体状况。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已经容不得他再去顾虑那么多。
野坂参三以‘临时负责人’的身份,整编了一支支维护小组。
一旦出现内斗情况,他们就会将其拉开,并且进行劝说,如若劝说不成就会暂时逮捕,监控起来。
虽说逮捕监控,但野坂参三严令要求,绝不能使用暴力手段,除非到了逼不得已的情况。
紧接着就是第二批队伍。
这批队伍比较特殊,他们是由医生或者懂得医护知识的人员组成。
他们将会负责受到伤害的群众照顾。
那位学生同志就在其列。
野坂参三本以为他们会严重缺乏医疗物资,却没想到,一名居住在此的俄国人给他带来了大量的医疗物资。
而且这位俄国人以拗口的日语对他说道,跟他一样的同志还有十几名,如今已被安排到日本的各座城市进行援助。
野坂参三看出了,他们肯定是来自soviet的苏俄gc党。
听着他们以‘同志’的方式来称呼自己,野坂参三心里感到十分踏实。
最后就是第三批队伍。
第三批队伍是最重要,且又是最核心的队伍。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进攻。
而且野坂参三还给这第三支队伍添加了另外一份力量,那就是工人力量。
警察伤人事件让神户内工人都愤怒了。
他们加入到这场声势巨大的斗争当中,工人们表现出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仅仅是第二天,就出现了许多工厂罢工行为。
其中以三菱造船厂的斗争最为激烈。这个厂的800余名工人捣毁了机器,并用圆木在厂内架起了堡垒,以铁棒、石头同武装军警搏斗。
许多工人穿上了白色的衣服,以表示誓死战斗到底的决心。
而这里面,则出现了友爱会的推动。
在野坂参三这位书记的指导下,工人们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和战斗力。
该是因为神户造船厂工人的集体罢工,京都、奈良、名古屋也相继出现工人斗争事件。
他们效仿神户工人的做法,开始团结起来,以工厂为堡垒,与武装警察进行周旋。
名古屋工人组织中,一位勇敢的工人久保田久雄毫不畏惧的登台向群众高声说。
“诸位,这次米价暴涨,是寺内内阁和奸商勾结,强购大米高价输往国外造成的。”
“现内阁正偷偷摸摸地囤积大米确,他们只想赚钱,且无视我们的苦难,我们必须把寺内内阁打倒!”
闻声而来的警察,迅速冲突这场集会,他们带着数十名拿着警棍的警察冲上讲台,试图把这位勇敢工人给逮捕回去。
然而,这样的暴力行为没有丝毫作用,反而还让群众更加激愤。
台下的群众怒声大吼。
“保护我方工人。”
“揍死这些内阁走狗!”
“把这群玷污天皇的内阁走狗给打回去!!”
数百名群众直接把这十几名警察给团团包围。
警察队长气得脸红耳赤的,但即使他们手握近警棍,腰带手枪,也不可能打得过这么多人。
最终只能忍耐群众的怒骂和殴打,只求快点结束。
该是这位工人的演讲,友爱会立即展开行动,仅用了一天时间,名古屋市大部分工厂工人都进入大罢工。
足足有两万余名工人和军警发生武装冲突,其进攻方向同样是以米店,富豪住宅为主。
已经受到严重威胁的富豪资本们,立即召集更多的警察过来保护自己。
原本是维护治安秩序的警察,此时此刻成为了富豪们的贴身保镖,着实是讽刺得很。
特别是东京警察,他们从一开始就保护在富豪住在附近,还经常派出警察四处巡逻,形成了极其严格的戒备力量。
但即使如此,发生在东京的斗争也从未停息。
然而这一切斗争都发生在城市里面。
野坂参三的目光却并不仅限于城市,他还看向了野外。
日本的矿山和农村都是他们可以争取得来的对象。
他安排了数十名友爱会成员,带着soviet提供到手的资源,来到了这些矿区和农村小镇。
虽说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矿产资源种类十分齐全,煤、石灰石、硫磺以及铜、铋等的蕴藏量相对较大。
因此日本工人里面,矿工占据了大数。
只不过矿工还是工作最艰辛,待遇最糟糕的一个位置。
别人是罗马,他们是骡马。
在全日本各地都发生斗争事件之后,友爱会成员给他们进行了一次推波助澜。
然后,矿工们怒了。
他们再也不想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状况。
随后,矿工们也一起罢工。
他们反对抬高米价,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