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完全蛊惑了斐迪南皇帝。
为了他的个人利益,将国家的利益弃之不顾。
而皇帝陛下因为长久性受到头痛的折磨,已经没有了以前的理智。
所以,身为参谋长的他,只能是尽力让奥匈帝国这个国家,避免灭亡解体。
让匈牙利防卫军阻挡罗马尼亚人,就是斯蒂芬的行为,而且这一行为是完全绕开斐迪南,没有经过他的允许。
幸亏斐迪南皇帝还保留那一丁点理智,他只是稍微责怪了一下斯蒂芬,便默认了他的做法。
只可惜,康拉德又一次插手进来。
他提出了建议,让匈牙利议员掌握军权。
“既然是他们丢失的,就应该由他们重新夺回来,这是他们的事情,也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康拉德这样对斐迪南皇帝说道。
他的话是多么的冠冕堂皇,可是他却隐瞒了一件事实。
那些匈牙利议员,与康拉德有着利益上的联系。
而且让一群毫无军事知识的议员去指挥军队,这不是找死吗?
斯蒂芬是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然而还未等他出言抗议,斐迪南皇帝就给予了允许。
允许由那群满脑子都是利益的匈牙利议员去接管军队。
他无法想象,如此愚蠢的决议居然真的被允许了。
斯蒂芬想去反驳,却被斐迪南皇帝给瞪了一眼,制止了他的举动。
这一眼神,让他感受到了斐迪南皇帝的决议。
这份决议,不允许拒绝。
不给拒绝吗……
斯蒂芬深深地看了一眼皇帝斐迪南。
偌大的一座宫廷里,他感到了凄惨的寒冷。
最终,斯蒂芬妥协了。
“臣,明白了……”
高傲的头颅,已经低下。
一点点后退,一点点叹息。
在他走出宫殿之后,大门轰然关上。
烈阳高照,他却只感到无比的寒意。
如深入灵魂,冰寒刺骨。
斯蒂芬离开了,而这份指令也被匈牙利防卫军很好地执行了下去。
他们分兵两路,一部分继续负责驱逐罗马尼亚人。
这群罗马尼亚人在人数上占据优势,可是战力之弱,压根就不是匈牙利防卫军的对手。
加上主场优势,面对匈牙利防卫军的攻势,罗马尼亚人节节败退,几乎要败退回自己的国土。
第二批部队则交落到那群议员手上。
自从布达佩斯发生革命之后,这群议员便仓皇逃窜,他们深怕会成为第二个soviet牺牲者。
但他们会回来的,并不是为了一洗前耻,仅仅是因为匈牙利的统治,更能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以,他们勾结了康拉德元帅,希望能掌控一支军队。
在他们眼中,这群国家叛徒就应该枪毙。
之前的逃跑主要是因为缺少武装力量,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开始掌控着三万多人的匈牙利防卫军。
拥有枪杆子的底气自然也就足了很多。
看着远方的布达佩斯,这些匈牙利议员大手一挥,直接发动正面进攻。
身边的军官试图说服议员们,贸然进攻只会落入对方的阵地圈套。
按照他们的专业军事知识分析,应该建造碉堡,将布达佩斯团团围住,先进行炮击覆盖,然后再以步兵冲锋。
可惜这群匈牙利议员却认为,这种打法过于保守,也过于缓慢。
他们指着远处的布达佩斯,大声说道。
“如今我们的都城已经被一群刁民给控制住,里面的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我们慢一步夺回都城,他们就要再多受一份苦难!”
他们的语气是如此地正气凛然,却没想过,布达佩斯里面的革命,究竟是因何而起。
一些军官也忍不住在心中嘀咕。
若非这群掌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的利益,又怎么会演变成民众革命?
事实上,这支匈牙利防卫军里面,就有不少人对革命抱有同情心理。
他们并非完全反感革命,更有甚者,一些士兵的家属就是工人。
然而身为军人的他们,必须拿起枪,给这群掌权者卖命。
于情于理,都是无奈之际。
最终,军官们遵守命令,开始对布达佩斯发起正面进攻。
如此耿直的进攻,就像是视匈牙利hong军为无物一般,正面走过来。
已经当任匈牙利hong军临时元帅的朱可夫,对此感到了不解。
他也曾经跟奥匈帝国打过仗。
虽说每次跟奥匈开战,都是以一边倒的攻势进行,但这并不代表奥匈帝国的军队没有战力。
他们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大军团指挥。
无法统一语言的他们,大军团指挥几乎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但曾经跟奥匈军队进行小规模作战的朱可夫,却有另外一种想法。
奥匈军队的小部队作战十分厉害,远在大军团作战之上,其最大原因便是因为指挥得到了统一。
苏俄内战期间,捷克军团也正因为拥有了统一指挥,对付白军时几乎是无往不利。
所以在得知匈牙利防卫军即将到来时,朱可夫可是做足了准备,并且做好了付出巨大牺牲的代价。
却不料,敌人就这样直勾勾地走过来?
尽管不知道奥匈帝国内部发生了什么事,但既然如此,朱可夫也不会有任何吝啬。
一声令下,早就安排在百余米距离的没良心炮,轰然开火。
顿时间,泥土飞溅,鲜血横飞。
单单一轮火炮洗地,立即让负责进攻的第一营损失惨重。
紧接而来的,就是匈牙利hong军的反击。
他们从堑壕里探出,对敌军发起了有效的阻击攻击。
属于匈牙利soviet自卫反击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