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世界都想要反对我们,因为他们在害怕无产阶级的力量。”
“然而,我们绝不会因此而止步不前。”
“他们为了自己的皇帝而战,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但我们不同,我们是为了全人类而战。”
“人类的未来,就是无产阶级的未来。”
“为了每一个受压迫者而战斗吧,达瓦里希!!”
“乌拉!!”
战前口号立即被打响了。
阿尔法小队已经突击到波兰军队的第二道防线。
面对全副武装的他们,加上那极高强度的突击作战战术,着实是让波兰军队难以招架。
一些德国军官立马就发现了,这种战术跟他们暴风突击队一样,都是以精锐部队进行尖刀式突破。
这种战术并不容易执行,因为要进行突击的士兵必须是老兵,同时也必须是精锐部队。
不单要听从命令,还得懂得临场变化。
很显然,红四方面军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
而且相对于德军的风暴突击部队所持握的冲锋枪,阿尔法小队是分成两批,一种是使用散弹枪,一种是使用冲锋枪。
他们毕竟阿尔法小队也是继承了苏式散兵冲锋习惯,虽说不是三三制,但也类似于三三制。
如此战术之下,波兰军队压根就不是对手,很快就被阿尔法突击队给冲得溃散而逃。
一些德国军官见势不妙也立即撤退。
他们原本的任务是给他们进行战术指导。
奈何波兰士兵太弱了,有些士兵甚至连射击训练都没进行过,如此一来让他们去面对苏军,无异于让一个小孩刚学会走路就跟苏炳添比赛。
波兰军队一退再退,最终他们退回到华沙城内。
眼见红军兵临华沙,波兰内的人民竟爆发出惊人的团结性,他们组织起了民兵力量,试图阻挡苏军的进攻。
毕苏斯基站在演讲台上,卖力地宣传着苏军的可怕和邪恶,将苏军形容成之前的沙俄军队。
有很多波兰人民都没接触过苏军,但他们曾经遭受过沙俄军队的残酷统治。
因此,一听到他们的领导人如此描述,大部分市民都害怕了。
他们害怕沙俄的无情和残忍,恨屋及乌,自然也会抗拒苏俄,即使他们对苏俄人的印象全都是由毕苏斯基的一口之言。
见到波兰人民已经被自己裹挟和煽动起来了,毕苏斯基已经做好了三部打算。
死守,求救和撤退。
让士兵和人民在华沙城内进行死守,同时向协约国方面不断申请支援和。
然后,自己则打算带领着人撤离华沙,做一个反面教材的逃跑主义者。
“我们这是要放弃城里面的百姓吗?”一名军官不可置信地问道。
虽说他跟随着毕苏斯基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主要是因为双方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让波兰独立。
无论是从沙俄人手中独立出去,亦或是从德国人手中独立出去,都是一样。
那时候,他们与毕苏斯基合为一体,最主要是因为毕苏斯基拥有着同盟国的支持。
现在,毕苏斯基又拥有协约国的支持。
按他们的看法,只要坚守下去,协约国必然会来者支援。
就算打到最后要被苏俄人给俘虏或者杀死,也不会有任何遗憾。
因为对他们而言,这是为了保护波兰人民而死,是一种伟大的牺牲。
然而毕苏斯基突然间提出‘让华沙士兵和人民死守于此,拦住苏俄人,他们则保存着实力撤到后方去。’
这实在是难以接受。
有不少军官就提出了异议。
“我们应该跟人民同生共死,而不是抛弃他们!”
毕苏斯基回应道。
“如果你要死在这里我不会拦着你,但你要看清楚了,这里谁才是话事人,是我!”
他决不允许任何人违抗自己的命令,即使是跟着自己一起走过来的袍泽,也是如此。
双方就在这一层面上发生了分歧。
基层军官是为了自己国家的人民,华沙城内的市民。
讽刺的是,基层军官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的保护都是因为毕苏斯基而激发的。
那时候,一战还在打,他们都是为了避开沙俄或者德国的控制,选择了游击战。
困难的时候,双方同甘共苦,却没想到如今成事了却分道扬镳。
相对于基层军官,毕苏斯基则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为了自己的后路。
他确实教导过基层军官们,要保护人民,带领着人民走向幸福。
但他都只是口头上去说去讲,却从未讲过要怎么去做,如何去实现。
到头来,基层军官们成为了新理想主义者,而毕苏斯基则沦落为了修理想主义者。
双方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最终演变成分裂。
基层军官选择留下华沙,跟华沙人民同生共死,抵抗苏俄hong军的进攻。
毕苏斯基则选择离开,带走自己的所有家产。
临走前,毕苏斯基跟这群自己所看不起的基层军官嘲讽道。
“人活着什么都有,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基层军官回讽道:“如果人活着只是为了自己,那我们跟沙俄人又有什么区别?”
毕苏斯基面红耳赤,他绝不承认自己跟沙俄人一样,他是比沙俄人更加先进。
很快,毕苏斯基离开了。
基层军官依旧留在这里,但他们手上所能掌握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三千多人。
即使加上民兵也就只有一万多人而已。
反观苏军,那可是数万正规军,不单拥有大炮,还拥有可怕的坦克。
这是一场必死之局,他们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然而,就在苏军已经到华沙城下时,却停下了脚步。
几名苏俄士兵以使者的身份来到了华沙城下,为了表达诚意,他们放下了手上的武器,并且宣称,他们可以谈谈。
谈什么?
城内的人不知道,但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浩浩荡荡的苏俄军队就在远方,站在高台上就能看到了。
最终这几位苏俄士兵进入了华沙城内,他们传达了来自红四军总指挥官玛利亚的意思之后,又离开了。
玛利亚所只给他们传达了一个意思。
只要你们不有所作为,我们就不会有所作为。
当然,玛利亚还提出一个要求,需要与波兰军队的负责人前来谈判。
对于前者,波兰守军可以遵守,虽然说他们已经准备拼死抵抗苏军的进攻,但能够不打自然是不打为好。
华沙内的社会党人也提出建议,只要能谈,尽量去谈,因为一旦交战必然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刚付复国的波兰,经不起那么大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