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波兰的独立,英法两国都不希望苏俄与德国接壤,当然苏俄也希望跟德国之间有一个缓冲带,因此波兰被重新复国了。
只不过波兰的原属土地并没有就此归还,至少布列斯特是不可能还,柯尼斯堡也同样因为在苏俄手上的原因,无法纳入这场谈判桌上。
至于但泽,则由国际联盟负责接管,成为一座中立的自由城市。
与此同时,他们还交谈到关于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苏俄并不愿意参与这场分赃谈判,但他们是支持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加上美国所提出的《十四条原则,他们承认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独立,同时也要求德国永远不得与奥地利合并。
至于奥斯曼帝国,英国仍旧不肯松手,因为他们在这里拥有很大的利益。
一开始的时候,美国也不愿意对英国太紧迫,加上那时候的土耳其内战才刚刚开始,英国占据优势,所以大部分人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可是,随着凯末尔的崛起和土耳其多民族团结,留在土耳其内的英国势力遭到了驱赶。
在如此劣势之下,英国政府也不得不考虑对土耳其的下一步方案。
到最后他们决定扶持新一任土耳其苏丹上任,以此为对抗凯末尔的反抗力量。
在他们心中,凯末尔已经跟苏俄划上了等号,一旦对上恐怕到后面会成为苏土联盟。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即使是法国和美国也不愿意看到,所以他们默认了英国的做法,扶持一位傀儡苏丹。
然后就是各种对德国的战争赔偿和经济制裁,要多惨就有多惨。
这都是加米涅夫反馈回来的信息。
他很称职地将所有消息都总结汇聚起来,不会漏过任何一丝信息。
直到凡尔赛条约正式签订,加米涅夫也十分有效率地将这里的信息转达回去。
落到玛利亚手上时,她便看到了凡尔赛宫那边的第一手情报。
国际联盟是建立了,但提出国际联盟的美国并没有加入进去,相反,因为美国人民的孤立主义思想,让威尔逊的所有想法都化为泡影。
最终美国没法在上面签字,与之相同的是另外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国家,也同样没有签名。
由于美国没有签名,自然而然的,国际联盟里面也就不会有他们的一席之位。
最终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成为了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官方语言定为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但这都不重要,一战之后的国际联盟只是一个空架子,远不如二战之后的国际联盟。
而且摆在玛利亚面前的事情更加重要。
凡尔赛条约已经完成了,德国将会迎来他们最黑暗的时候。
而这,正是苏俄该出手的时候了。
在掌控察里津,并且与克虏伯达成秘密协议的时候,玛利亚就已经考虑过,是否以此为契机,从而实现未来的工业技术支持。
毕竟德国的工业技术依旧是世界顶尖水平。
带着这样的想法,察里津与克虏伯之间的合作畅通无比,他们甚至派遣了不少技术工人到往克虏伯那边学习。
不久前的水轮机,也有克虏伯的参与。
即使到了战争时期,他们与克虏伯的合作也没有中断。
所以,在德国签下停战协议之后,克虏伯家族就已经向苏俄开始示好,愿意提供各种技术援助,从而达成双方之间的合作。
严重缺乏高端技术的苏俄,继续这样的技术入股,所以并不会拒绝对方的示好。
但这一次则显得有些不同。
就在凡尔赛条约签订,并且带回到德国的第二天,克虏伯又一次苏俄提出了合作申请。
而这份申请里面,就有兴登堡的签名在里面。
如果说之前的合作,仅仅是需要技术支持,是属于双方之间的商业互动。
那么这一次就可以算是国家之间的秘密合作。
玛利亚不能擅作主张,必须由彼得格勒方面去敲定主意。
很快,彼得格勒方面答应了合作,并且赋予了玛利亚与他们谈判的资格。
获得资格允许之后,玛利亚便开始与秘密到访的克虏伯代表谈判。
只不过,这位克虏伯代表身份略显特别。
因为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克虏伯董事长的千金,同时还是威廉皇子的妻子。
嗯……
也就是被玛利亚稍加助攻,然后成了他们姻缘的那位千金。
当然她并不是主要谈判对象,仅仅是跟在身边到来而已。
但不知为何,玛利亚还是感到她那若有若无的敌意眼神,就仿佛是在防备着自己似的。
心里累啊。
强行无视掉对方的眼神,玛利亚开始准备与克虏伯谈判。
只不过在谈判之前,克虏伯先转达了来自现在的魏玛共和国的意思。
以艾伯特和兴登堡为首的德国政府,希望可以打破之前的苏德矛盾,继续之前在布列斯特签下的《苏德秘密互助条约。
这份条约是隐藏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面。
然而,这份条约的签订对象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非现在的德意志魏玛共和国。
而且艾伯特之前的所作所为,给德国gcd带来了巨大伤亡,这就导致苏俄与现在的魏玛政府关系十分微妙。
凡尔赛条约已经传到了德国,并且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他们需要苏俄的协助。
对于这一点,玛利亚毫不在意地挥了挥手。
“其实呢,我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们答应一个条件,我们就能继续维持之前的蜜月关系。”
玛利亚一边翘着小腿,一边说着。
“那请问,是什么呢?”
“德国g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