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思想,永远都是最耀眼的存在,远胜于太阳和星辰’”
当塔基亚娜走在略显平淡的大教堂时,她都会回忆起自己妹妹玛利亚曾经的话语。
这句话是在她前往德国波茨坦之前留下的。
在此之前,塔基亚娜犯了一件蠢事,她果着全身,在床上紧紧地抱着玛利亚。
内心的哭咽以妩媚的姿态表现在外,她哀求着玛利亚为她报仇,为她对付拉斯普廷。
即使是付出一切。
玛利亚答应了,但她没有向自己索求任何东西,她所提出的要求只有一个。
‘好好的珍惜自己。’
即使是父皇母后,也从未以如此温柔的方式对待自己。
塔基亚娜不会忘记那一晚的场景,不会忘记微弱月光下的相拥而眠,也不会忘记依靠在玛利亚怀中香甜的温暖气息。
拉斯普廷确实是被除掉了,完全失踪,连一点渣都找不到。
塔基亚娜不止一次向玛利亚身边的人询问,那妖僧究竟去哪里了。
该是有了默契,又或许是玛利亚的要求,她身边的人都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只是一种温和的态度进行着问候。
得不到答案,但至少能知道,这妖僧确实是死了,永远消失在这个世间上。
自那时起,塔基亚娜仿佛重获新生那般,享受着那来自不易的自由感。
然而,她却再也接触不到自己的玛利亚。
“她就在我面前,但我却感觉她距离我很远。”
在一次贵族下午茶中,四姐妹都受了邀请,但玛利亚在察里津当市长,大姐准备出国,四妹也开始就读与圣彼得堡大学,唯有自己能受邀而去。
于是在这场贵族下午茶会中,她谈起了自己对玛利亚的感觉。
很遥远,很飘渺不定。
就像是一抹清晨迷雾,清冽的空气带着湿润的露珠,沾湿了自己的衣角,你伸手轻挥,挥开了眼前的迷雾,却只能看清眼前,却看不清更远更深层次的里面。
贵妇女们只认为这是诗句,并没有太过在乎。
只不过有一位贵妇女无心地说了一句。
“如果你在乎,那你应该去追寻。”
追寻?
塔基亚娜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茶会结束了,大部分人都回去自己的庄园,唯有塔基亚娜独自一人行走着。
她冒着纷飞的大雪,来到了圣彼得堡大教堂。
神圣的十字架悬挂在上,庄严的耶稣像俯视着自己。
不知为何,她突然想去学习。
就像是自己的姐妹那样,去学习不同的内容知识,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去拨开玛利亚的迷雾。
看着面前的耶稣像,塔基亚娜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神学。
然而她所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常规的神学,那是出自察里津的一个神学概念。
在此之前,塔基亚娜回到了玛利亚的房间。
她开始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妹妹的痕迹。
由于玛利亚开始定居在察里津,所以她的侍女也一同跟着,只剩下一些普通的棉被和家具。
可是塔基亚娜却在垃圾桶里面找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那是被揉成一团的纸张,里面的内容已经被划得模糊不清,唯有三个字能通过碎片拼凑勉强看得出来。
那三个字正是‘火星报’。
‘火星报’是什么?
塔基亚娜眯起眼眸,若无意外这应该是一份报纸。
带着自己的疑惑,塔基亚娜找到了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最后了解到那是已经被禁止发行的报纸。
虽说是被禁止发行,但皇室贵族里面就流传着各种禁书,有你想到的,也有你想不到的。
只要你想,甚至能找到《gc主义宣言,就是如此的神奇。
于是乎,塔基亚娜通过关系找到了《火星报。
然后……格局逐渐转变了。
《火星报给她带来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个新的世界不单给塔基亚娜开放了思想,更是给她的三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如果是寻常的皇室贵族,在固有僵化的思维中,必然会对此不屑一顾。
跟一群平民平起平坐,互谈公平?
这合理吗?这不合理!
然而,塔基亚娜却不是一般的皇室贵族。
她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宗教的了解。
学校中,她毕业于宗教科目,毕业之后更是通过皇室的身份,让自己成为了东正教的首席修道祭司。
正因如此,她认可这里面的理论。
人人平等,各尽所能的gc主义世界,不就是东正教的地上天国吗?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塔基亚娜更是小心翼翼地去找这些禁书。
该说不愧是皇亲贵族,他们所能找到的禁书极其丰富。
塔基亚娜硬生生找到了一本德文版的《gc主义宣言。
因为是德文,她缺乏德语的知识了解,于是乎她开始在教会中摸鱼,而摸鱼出来的时间则用来一边学习德文,一边阅读这本神奇的书。
这样的学习不可能快到哪里去,一直到一战开打,塔基亚娜还在教堂内不断学习。
直到1917年1月,她悟到了更多的东西。
“被压迫的人民和社会阶级要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平等地位中获得解放。”
“通过历史观的解放对自己的命运自觉地负起责任。”
逐渐地,她的思想进入闭环。
而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情,同样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影响着塔基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