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多样性,让他们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但是,其多样性所带来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苏联就是如此组成的。
制度、法律、经济关系、军事同盟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
然而其同盟国又要如何去定义。
无论是弗拉基米尔亦或是约瑟夫,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而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执,正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原时空中,弗拉基米尔因为中风原因,几乎脱离了苏联政治,他对各个地区的了解,都只能依靠与他人聊天时所获得。
也正因如此,在原时空中,双方所爆发出来的争执更加激烈,更充满了火药味。
但这个时空不一样了。
弗拉基米尔没有遭到暗杀,身体状况也因为白求恩大夫的高强度照料,比原时空要好上很多。
所以在现在的局势情况上,他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例如不久前爆发出来的格鲁吉亚事件。
这件事跟原时空一样,格鲁吉亚事件冲击着新生的苏联,并在各种残存的反布尔什维克组织蛊惑之下,打算以独立加入,而不是作为外高加索soviet加入。
这件事,约瑟夫定义为分裂主义,弗拉基米尔则认为是民族问题。
跟原时空一样,这件事让弗拉基米尔和约瑟夫之间产生了矛盾。
但区别在于,这场矛盾并没有演变成严重的对峙和分裂,而是以不同意见的方式进行讨论和协商。
毕竟这个时候的弗拉基米尔没有因为病患导致意识不清楚,而且也比原时空的自己更了解现实情况。
因此,他反对约瑟夫,但态度并没有原时空中,直接批判约瑟夫是政治犯罪。
然而要如何处理这件事,依旧是当前为止所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最终,玛利亚提出了一个实践性建议。
“与其在这里争吵,不如我们亲自过去格鲁吉亚、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些地方看看吧。”
虽说担心弗拉基米尔的身体能不能承受得了这样的长途跋涉。
但是,如果不能亲自去了解,矛盾就无法得到解决,最终会将这个问题一直拖下去,直到出现问题为止。
弗拉基米尔也十分赞同这个提议,但是他提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要去,那就不能大张旗鼓,最好是不让他人所知晓,这样吧,我们就乔装一下,然后过去看看。”
由于这是领导人去民间视察,一旦出现什么事故,恐怕会造成社会动荡。
因此,原本打算的五人前往,最终变成了玛利亚、弗拉基米尔和约瑟夫三人过去。
政治局的问题就交给了托洛茨基和雅可夫处理。
当然,为了确保安全,契卡会暗中保护,玛利亚与约瑟夫这也会亲自佩戴武器。
一切都准备就绪,他们便开始往白俄罗斯、立陶宛和乌克兰而去。
由于有了明确的行程方向,加上经过一番打扮,三人以一家子的方式,开始走向社会阶层。
弗拉基米尔对这样的行为十分熟悉。
一战之前的沙俄时期,弗拉基米尔就曾经以一位学者的身份,通过乔装打扮,亲自逛遍了整个俄罗斯。
不寄回后,他来到察里津这座特别的城市,便又以农民的身份,与察里津那一带的农民一起生活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段经历被他写在了自己的笔记里面。
笔记中,不单记载着自己的看法,还有各种思想感悟。
所以在这个时空中,弗拉基米尔对农民的态度已经有了转变。
虽说农民存在着小资产阶级,但一直以来农民都是受风险最大的一个阶级群体。
无论是经济问题以后是工业发展,国家政府都会从农民身上进行资本积累,而这份积累毫无疑问地会伤害到农民。
而且农民最朴素的愿望从来都不是发财,而是温饱。
一直以来,沙俄对农民的压榨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加上哥萨克贵族对农民的欺压从未停止过,最终导致俄国农民对政府机关及其不信任。
如今摆在苏联面前的,也同样关于农民的各种问题。
由于有了玛利亚对农业的各种调控和政策处理,这个时空的苏联并没有出现原时空中对农民的残忍。
但是,农民问题是从沙俄就积累下来的东西,绝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解决得了。
因此在这次视察工作下,弗拉基米尔不单要观察民族和地区问题,更想看看现在的农民问题,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很快,他们来到了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是相对于其他地方,更加亲近苏俄的地区。
在这里,他们能看到白俄罗斯人对苏联的认同,而且也能看到很多政策都在这里顺利执行下去。
由于白俄罗斯是以重工业发展为主,即使有不少农庄村镇,也因为有捷尔任斯基的关系,这里的政策执行能够更加顺畅且无阻。
毕竟在加入察里津之前,捷尔任斯基在白俄罗斯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紧接着就是立陶宛。
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与白俄罗斯截然相反的社会问题。
最为突出的,就是那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
立陶宛本身就是被沙俄以粗暴武力的方式征服。
一直以来,立陶宛都厌恶沙俄,即使是苏俄也同样如此。
在苏俄内战期间,立陶宛就存在着大量的白卫军,甚至一度威胁到玛利亚。
即使到了现在,立陶宛境内依旧存在着大量的丛林游击队。
虽说在游击战术上,苏俄更胜一筹,几乎以碾压的姿态将对方给摁着打。
但因为立陶宛民族与斯拉夫人之间的百年仇怨,这使得立陶宛丛林游击队无法消灭。
最终演变成,苏联成立了,立陶宛依旧存在着大量的分裂势力。
弗拉基米尔为了更加清晰了解到这里面的民族问题,特意以旅者的身份,跟这里的人聊天。
由于弗拉基米尔在德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本人的面貌亲民随和,加上察里津时期,他就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去跟百姓交谈。
至于玛利亚也约瑟夫,他们二人就更加简单了。
约瑟夫直接说自己是格鲁吉亚人就可以了,毕竟格鲁吉亚也不算是斯拉夫人,而是高加索人。
玛利亚直接说自己是德国人也没有半点问题,罗曼诺夫嘛,日耳曼人血统。
因此,当他们三人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时,并没有引得他人怀疑。
先不说带头的秃顶老人十分随和亲近,跟在他身后的大胡子和小女孩也像是普通人一样,没有半点自己所见过的贵族那般,骄横跋扈。
如此一来,便是普通旅者罢了,算不上什么。
而且在交谈之前,玛利亚亲自给了对方一块熏肉。
这可是好东西,既然接过对方的熏肉,那谈谈也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