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雷蒙当任总理之后,并不是只会处理党派斗争问题。
如果要让法国重新崛起,并且重新焕发法兰西荣光,就必须对整个法国重新作出调整。
这份调整,与经济脱不开关系。
为了培养自己的亲信,雷蒙特意特意申请了一个参谋。
这个时候,戴高乐刚从参谋学员中毕业。
虽说戴高乐在政治方面还是一个初生婴儿,但雷蒙有意培养一个可以保护甚至是继承法兰西意志的人。
而这样的人,雷蒙相中了戴高乐。
当戴高乐加入到雷蒙的智囊团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会突然间被法国总理给拉进来了。
名不经传的自己,压根就没有这样的地位和权力。
在戴高乐的个人规划中,他认为自己会以准将的身份加入到国家军事和政治里面,但也就仅此而已,除非再爆发大规模战争。
但没想到,他的个人规划会突然间被打破。
如此惊人的意外,着实是让戴高乐感到了阵阵不安。
同时,也让他心潮澎湃。
一战期间,他就曾经被德国人所俘虏,而俘虏营里面,他认识了一个俄国人,如今这个俄国人成为了苏联大将。
他正是图哈切夫斯基。
至今为止,戴高乐都无法忘记那一年的事情。
虽说所处环境是战俘营,但也正因为身处险境,才显得两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
那时候,他了解到图哈切夫斯基的理想,正是成为一位俄国元帅。
大将距离元帅只剩下一步之遥,虽说这一步之遥还是很远,但戴高乐还是很羡慕对方。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也会获得这样的机会。
机会是转瞬即逝的,他很清楚,所以戴高乐会稳稳抓住这个机会。
没有丝毫犹豫,他便加入到雷蒙的智囊团中。
这个智囊团都是年轻有为的知识分子,而且有些人还跟他一样,曾经在一战战场上摸爬打滚后活下来的幸运儿。
只不过,戴高乐还发现了一个特征。
这群知识分子,都是右翼。
戴高乐自认为自己不是左翼,满打满算也必然是右翼。
而且他对gc主义十分警惕和忌惮,可即使如此,他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专门去学习了这里面的知识。
越是学习,他就越是发现,gc主义所带来的思想和影响力,对于现在的法国而言,是毁灭性的。
因为gc主义是否定殖民主义,并将其视作为必须消灭的敌人。
而现在的法国,正是殖民主义法国。
对待国内或者协约国等国家,法国是民主的,虽然这个民主范围的定义必须由他们去规定。
但是对待非洲那边,法国是实行的政策,依旧是殖民主义的剥削与压榨等政策手段。
因此面对gc主义所带来的影响,戴高乐充满了警惕。
这份思想让戴高乐在雷蒙的智囊团中,混得风生水起。
但雷蒙并不是一般的领导人,他组建属于自己的智囊团,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给自己摆平党争问题。
他所想要解决的,是法国的问题。
现在的法国要面临什么问题?雷蒙认为,一共有三个。
一个是经济问题,一个是军事问题,另外一个则是意识形态问题。
意识形态问题很好理解,那就是如何应对社会党和从社会党中分离开来且逐渐壮大的法国gcd。
虽说社会党内部并不团结,而且很顺从法国政府所定下的规定。
但社会党的最终目的是社会改革,这一点必然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即使社会党内的改良主义者很顺从,法国政治局对社会党就充满戒备。
而对于法国gcd,他们只有一个态度,想办法地从物理意义上消灭他们。
关于如何处理左翼问题,智囊团给出了一个建议。
利用改良主义者去攻击法国gcd,毕竟社会党所主张的,就是在不违法的基础上去进行法国社会主义改革。
然而这种改革主要是在他们定下来的游戏规则下进行,他们有一万种方法让社会党顺着自己的路去走。
反观法国gcd,这才是真正的威胁。
对于这一点,有智囊团认为,可以将其定义为恐怖组织,因为gcd所进行的工人运动,都是以罢工为主,而这一罢工行为,他们可以利用起来,将法国的经济问题,推卸在法国gcd身上。
雷蒙深以为然地点着头。
在一边旁听的戴高乐,着实是被惊得目瞪口呆。
还有这样操作?
国家经济不景气,必然是国家政府的问题,特别是一战结束之后,整个法国政治局都在党派斗争,其发展速度缓慢至极。
可是,他们却将这些责任推卸到法国gcd身上。
这完全不合理。
然而当戴高乐细细一想之后,又觉得十分合理。
原因很简单,他们这样去做并不是真的认同,法国经济不景气是法国gcd的原因。
但凡在这个智囊团的人,都是聪明人,他们必然清楚,法国经济不景气有多种原因,之所以推卸责任,是因为他们要攻击法国gcd。
“但是,民众相信吗?”雷蒙反问道。
另外一位智囊团笑道。
“民众所看到的都是表面上的东西,我们不可能说服所有民众,但我们可以说服三分之一或者是一半的民众。”
“只要让出一些利益,通过社会党的口舌,分化工人团体,造成工人团体内部矛盾和分裂。”
“然后再控制媒体机关,渲染这一切经济问题都是因为法国gcd煽动的罢工行为导致的,只要宣传得当,民众就很容易被欺骗。”
“毕竟民众只能看到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内容,他们看不到。”
戴高乐被震撼到的同时,心中不禁感叹,政治家的心都是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