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弹枪是美国那边进口的,头盔是德国那边拿的,就连手枪也是之前的法国货。
尽管距离干涉战争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了,但军工发展并不是几年就能完成得了,更不用说严重缺乏工业基础能力的苏俄。
但这一次,他们二人都在这些文件报告中,看到了一个接近完善的军工体系。
现在的他们,已经可以生产出稳定可靠的莫辛纳甘和大量的子弹。
就连火炮也能够实现自产自用,虽说产量速度不可能比得过英法德美,但比沙俄要强多了。
科涅夫所紧盯着的内容,正是关于37毫米野战炮,而且文件报告中已经写明,他们正在研发更大口径的野战炮,以便于后续的火力补充。
反观朱可夫,他所看着的是关于最新型冲锋枪的研究,那是口径为7.62mm,发射7.62*38mm纳甘左轮手枪弹。
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也在关注着另外一个核心军工点,那就是他们的装甲车。
在内战期间,察里津拖拉机厂就已经在研发最新型坦克。
因为有鲁道夫这么一个柴油机之父的加入,最终他们生产了好几辆ms1轻型坦克。
这辆坦克刚出厂就直接参与了干涉战争,虽说到后面还是出现了很大的报废率,但确实振奋了那时候的苏俄hong军士气。
而这一次,在各方人员的齐心合力研究下,他们开始对坦克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升级为ms5中型坦克。
无论是装甲防护亦或是柴油机所带来的高机动性,都让这辆ms5型坦克拥有更加强大的战斗能力。
只不过,因为过于精良,以至于生产量不高,目前为止只有五辆而已。
无论是火炮、步枪还是坦克,其发展规模都让未来的三小强产生一种错觉,这份资料所描述的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而是一个拥有完整军工体系的大国。
但就事实而言,这确实苏联的机密资料。
这给他们的震撼感,就像是一个孩子刚从胎教毕业,就开始去接触《五年模拟三年高考。
玛利亚能体会他们的惊讶,带着一丝笑意,缓缓说道。
“这是我们苏联的最高机密信息,无论是冲锋枪亦或是坦克上的改造,都不能泄露给任何人,即使是你们最亲密的爱人也是如此,明白吗?”
未来三小强连忙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啪’的一声,立正军姿。
“是,主席!”
“好,你们先坐下。”挥一挥手,三人立即坐回原位。
“首先,我很清楚你们在迷惑什么,你们肯定很不理解,为什么我国的军工体系会发展得如此迅速。”
三人沉默了,他们确实疑惑。
“我可以这么跟你们说,目前的冲锋枪设计,确实是由我国的技术人员亲自开发和研究。”
“但是在火炮和坦克方面,我们获得了德国的军工技术支持。”
“正因为有德国军工的支持,我们苏联的军工技术才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巨大的突破。”
“说白了,我们在摸着他们过河。”
“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我们都摸到了,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军工技术正在取长补短。”
“例如第三份文件,那是关于我国的空军技术,由于这是最高的军工机密,因此被设立在喀山地区。”
“在以后我会带你们过去看看,但那是以后的事情。”
“而关于战车的发展,目前是以察里津、伊热夫斯克、阿尔汗格尔斯克等地区作为研发基地,后续还会继续扩大范围。”
三人认真听见,同时心里面对国家军工能有如此高速发展,充满了期待。
更重要的是,他们三人被允许听这些机密内容,便足以证明他们受到了国家的重点培养。
这是无数苏联军人都渴望的东西,而他们三人得到了。
至于赫鲁晓夫,玛利亚并不会怀疑他对国家的忠诚。
在意识形态方面,他是绝对的。
对于苏联,他更是义无反顾。
历史中,他之所以下台,其原因有很多,但他确实是一位想让人民过上好生活的领导人。
尽管能力上略显不足,最起码心态和方向是好的。
当然,这是仅限于苏联人民,至于其他国家,赫鲁晓夫就很糟糕了。
“而且关于我国的航空技术,如今正在发展阶段,想必各位应该知道,我们保留着沙俄一战时期的重型轰炸机。”
三位小强都对此有所了解。
一战之前,五大列强里面沙俄跟奥匈帝国是最弱的两个,而且单论重工业发展,奥匈比沙俄还要有点优势。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沙俄却搞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
要知道,这种事情就像是一个农业国家突然间搞出核武器一样,让人感到震惊。
正因如此,这架重型轰炸机让英法德美四国开始琢磨,关于空中轰炸的问题。
沙俄已经没了,却而代之的苏俄自然会继承沙俄的一切遗产。
而且因为是战败国的原因,德国被限制了军工发展,所以他们也很乐意跟苏联人一起合作,一起研发关于航空技术的问题。
就这样,双方在航空技术上达成了一致。
德国人将会给他们培养专业的航空驾驶员和协助他们设计新一代航空战斗机。
同时,苏联也会协助德国一起训练,提供各种场所物资,就连通重型轰炸机资料也会与他们分享。
但因为航空技术是高度机密,知晓此事之人,除了喀山航空研发基地之外,就只剩下他们这五辆马车。
此时此刻,玛利亚将此事说了出来,就是表明了态度,她要加快培养三个小强,同时也加强赫鲁晓夫的知识能力。
在场的四人自然激动,他们从未想过,位不过元帅的他们,居然有幸知道这种关于国家军工机密的时候。
而且他们四人也能体会到玛利亚的照顾。
罗科索夫斯基早有预料,在一战期间他就经常以玛利亚的左右手去进行战斗。
但朱可夫和科涅夫就很意外了,这使得他们二人更为激动。
如若可以,他们恨不得现在就去为国家战斗。
那是妥妥的热血青年冲动。
而赫鲁晓夫也很意外,他不是军人,但没想到居然会被委以信任。
当然玛利亚把他们四个人招进来并不是为了招揽人心,说到底,她需要这三个小强赶紧发育起来。
她害怕,原时空的和平年代,会继续爆发更多牵扯到苏联世界革命的局部战争。
“诸位,在此我需要你们去准备一件事。”
“制定属于我们的新战术。”
ps:其实我觉得赫鲁晓夫是有理想抱负的,但他的骚操作实在是太多,全盘否定约瑟夫这个操作就很骚了,玉米大帝也是一个梗,属于是有理想但缺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