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是被天主祝福过的一生,我每一次冲锋都能安然无恙,足以证明上天对我另有打算,而我也必将负重前行,履行上天托付给我的重任。”
在总指挥官就职典礼上,弗朗哥做出了自己的宣言。
“我将扼守公平,扼守秩序,扼守规则,扼守正义,扼守西班牙正统。”
他的话,传遍了整个军营。
很多人都对此嗤之以鼻。
弗朗哥的上一任总司令也是如此,在他刚成为总司令的时候也是满怀大志,试图干一番事业。
但很快他就被现实所击溃,最终堕落,与军官手下们同流合污,直到昨天的自杀身亡。
他们相信,这个名叫弗朗哥的新司令,也必然会如此。
但他们错误判断了一件事,上一任总司令是直接当任,他手上没有忠诚于自己的私兵,他也没经历过如弗朗哥那样的残酷战争。
弗朗哥就不同了。
他是外籍军团的总指挥,手上有接近一万人的规模。
而且,他的意志,比西班牙的所有军官都要坚强,稳固。
在他踏上总司令时,首先做的并不是整备防守力量,而是进行军队改革。
弗朗哥当任副总司令之前,他亲自向陆军达成德拉维拉提出申请,他希望可以获得处决士兵的权力。
这样的权力申请,并不是弗朗哥的第一次。
在他成为外籍军团总指挥时,他便提出了这样的神情。
那时候,德拉维拉并没有答应,但弗朗哥还是私自处决了不听话的士兵,并且第一时间向他汇报。
尽管不满意弗朗哥的不听命令行为,但德拉维拉也很清楚,要想管理好外籍军团就必须用更加强硬的手段,让这群败类感到恐惧。
但明面上德拉维拉又不能赞扬他,所以那时候的德拉维拉保持了沉默。
沉默就代表默许。
弗朗哥获得了处决士兵的权力。
而这一次,他同样向德拉维拉提出申请。
虽说德拉维拉依旧不愿意放下这样的权力,他认为处决士兵的权力只能交给法院。
但弗朗哥的电报内容,却让德拉维拉心动了。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很简短。
短短几十个字,汇聚而成就只剩下一个词。
一个充满左翼特色的词语。
改革。
“军队必须进行改革,如若不改革,西班牙的军队将再无战力可言。”
可是,要进行改革的话,军团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内部调动,一旦出现这样的调动,军团短时间内都很难形成力量。
一旦里夫共和国的摩洛哥解放军打过来,他们要如何应对?
对于这个疑问,弗朗哥亲自打电话回去,他将自己对战场上的理解,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
“摩洛哥人不会打过来,至少短时间内是如此。”
“他们的进军速度太快了,很多东西都落在后面,如果贸然进攻,必然会中了我所设下的埋伏。”
“如果他们不进攻,那空下来的时间,我们必须利用彻底。”
“只有在绝境中进行改革,才有机会让整个军团都发生改变。”
德拉维拉被说服了。
因为远在马德里,所以他无法亲自观察到摩洛哥那边的情况。
而弗朗哥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真正正的北非专家,不干涉他,才是最好的选择。
最终德拉维拉默许了弗朗哥的请求。
但考虑到现在的情况十分紧迫,德拉维拉还是给弗朗给提醒了一句。
“要军队改革可以,但不要杀太多人,人死得太多恐怕会极大影响军团士气。”
或许默许之后,弗朗哥回应了这一提醒。
“我会的。”
然后,电话挂了。
德拉维拉不知道弗朗哥会如何去做,如果有时间,他必然会亲自过去。
但现在不同了,他必须完成陛下交给自己的另外一项任务。
当天下午,他亲自驱车前往法国大使馆。
法国大使馆内,法国大使已经等候多时,他将会给这位西班牙陆军达成带来一个来自巴黎的消息。
————————
马德里的默许让弗朗哥放开了手脚。
如果放在以前,弗朗哥依旧会使用这支拉胯的西班牙军队,指挥着他们去打击摩洛哥反抗军。
但现在不同了。
虽说西班牙并没有参加一战,但这不代表弗朗给不知道一战那边的情况。
西线是最惨烈的战场,几乎每一处地区,都被鲜血染红,尸体堆满。
然而,给弗朗哥影响最大的是东线,而且是那支死死咬住德军的第四集团军,也就是后来的红四方面军。
弗朗哥就不止一次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一战战场进行推演。
他从不认为,沙俄军队能够战胜得了德军,而且在他的推演中,沙俄军队必然会被德军打得一败涂地。
可事实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由俄国第三公主所率领的第四集团军,硬生生抗住了,甚至还让德军受到严重损失。
在对抗干涉军时,第四集团军更是主力中的主力。
这样一来,便使得弗朗哥心生好奇。
这位公主殿下,究竟是用了什么手段,让羸弱不堪的沙俄军队发挥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经过长时间研究,他总结出了三点。
纪律、组织性和信仰。
他无法确保信仰能否在短时间内普及到整支军团,但他可以将纪律和组织性贯彻到底。
当然,在进行纪律和组织性之前,他所需要做的,是稳固自己的权力。
就在他当任副总司令之前,便收买了不少人,获得了贩卖军需物资的军官名单。
这些军官名单并不难获得,毕竟贩卖军需物资已经是所有士兵的共识。
即使这是被严令禁止的,但是在如此大环境之下,加上距离西班牙隔着一条海峡,他们便肆无忌惮地贩卖军需从而获取财富。
这是弗朗哥所需要杜绝的事情。
所以,在上任总司令之后,他组建了一支新的宪兵队,然后将名单上的军官都直接抓捕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