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看了10分钟一字一句地看完了,全文没有什么夸夸奇谈,没有什么伟大愿景,只是罗列了杨毅每场比赛的表现,有高光,也有失误,没有刻意地美化,也没有故意丑化,就是用实时数据来分析了杨毅的各项数据。
包括最近几场的球荒,也做了详尽的分析,作者认为,杨毅虽然没进球,但是依然是贡献巨大的,前场的拉扯,吸引了对手的绝大多数防守注意力,为两翼的进攻提供了空间,从数据上来看,杨毅这几场虽然没进球,但是助攻数据依然是可观的。但也分析了杨毅为什么这几场浪费了很多机会的原因,和陈平说的一样,就是犹豫了。
这篇文章也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杨毅,也许之前球迷们只是看见了杨毅能进球,能秀操作。
下面的评论,清一色的“中国足球最后的牌面。”
还有很多鼓励杨毅的话。
“杨毅加油。”
“杨毅作为唯二五大联赛的中国球员,身上背负的压力太大了,希望大家不要给他太多压力吧,加油,四川九牛球迷,永远支持你。”
“杨毅的压力确实太大了,希望杨毅能调整心态,好好比赛,球迷们也不要太多苛责,避免伤仲永的悲剧。”
“楼上说的没错,杨毅现在20岁都不到啊,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何必给他这么大压力呢?加油。”
.......
这篇文章的影响力很大,国内几大主流体育媒体都纷纷转载,并且都写下了各自的看法,这篇文稿也成了今年影响力最大的足球分析文稿之一。
不光国内媒体转载,《太阳报、《阿斯报等欧洲媒体也在体育板块转载了这篇分析,让更多欧洲球迷认识到了这个来自东方的20岁少年。
看完这篇文章,本来就燃起了斗志的杨毅更加有信心了。
”怎么样,现在好多了吧?”陈平笑着问道。
”好多了,谢谢你陈叔,专门写了这篇文章。”杨毅说道。
”我可没能耐写出这种文章。”陈平笑着摇了摇头。
”不是你写的?”杨毅很惊讶,追问道:”那是谁?”
”我也不知道,是一个匿名人士最先发布在知乎上的,然后被各大媒体转载了。“
杨毅也开始思考这人到底是谁,杨毅很想认识一下这位如此了解自己特点的球迷。
吃过午饭,两人就继续在纽卡斯尔的街头散步,也去逛了逛当地著名的景点。
这几天,是杨毅这一个月以来最放松的3天,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做。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假期的最后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