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镇上只给韩城买了药、药罐子,林冬至瞧着身上过敏的症状比先前好些了,琢磨着很快就能好了,也不愿再费银子给自己买药。
买了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林冬至琢磨着就算是她以后得了自由,这韩城跟花生也要过日子,钱氏更不可能让他们过去吃饭的,这些东西都是必需品。
米面也是要买的,林冬至还记得外面有不少野菜,营养丰富,回头炒野菜就好了。
林冬至买好了这些东西,身上挂着几个竹筐子,就连手上也不得闲。
走到镇口处,林冬至眼尖地瞧见地赶牛车的牛大爷正悠闲地坐在树荫地那儿等人。
逢集时,村里人的抱着大筐子去镇上卖,若是走路去镇上,那着实太累了,许多人都会给村里牵牛车的牛大爷一个铜板,坐在牛车上舒舒服服的去镇上。
日头渐西,林冬至琢磨着到家天肯定黑了,她手里还那么多东西,幸好牛大爷没离开,不然她只能花钱请人帮忙了。
“牛大爷。”林冬至取出一个铜板交给牛大爷,牛大爷跟她是一个村子,她小时候还经常去牛家玩,“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去?”
“再等会。”牛大爷说话的空,帮着林冬至将货物放到牛车上,随口问道,“你不是昨个才嫁给三郎,今个怎么就出来买东西?”
这新娘子头两天都是呆在夫家不出门的,第三天跟着夫君一块回娘家。
“三郎的药吃完了,我来镇上给他抓药。”林冬至小心翼翼的将竹筐子放到牛车上。
林冬至冲喜的事情众人皆知,牛大爷帮着林冬至一块往牛车上搬东西,偷偷打量了一眼她,见她面色如常,试探性的问道,“三郎身子可好些了?”
村里人都挺喜欢能挣钱心眼又实在的韩城,韩城力气大,若是有人需要帮忙做点活,韩城不说二话就去帮忙了。
“郎中说,这病得养。”林冬至眼前闪过韩城那张黯然失色的脸,笑着看向一旁的牛大爷,“说不定过些日子就好了。”
牛大爷实在是笑不出来,郎中说韩城的病没得救了,他打心眼里的心疼那孩子,那孩子打从钱氏肚子里爬出来,就爹不疼娘不爱,从小就在他爷爷奶奶家长大。
“若是有啥需要帮忙的,丫头开口就是了。”牛大爷纯属是心疼韩城这个孩子,再想他那个跟三郎一般大的孙子整天游手好闲,失落地摇摇头,恨不得他有韩城那么能干的孙子。
“多谢牛大爷。”林冬至也只当牛大爷是客套话,并没有放在心上。
今个正好集市,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些妇人陆陆续续走过来坐马车。
都是一个村子的人,林冬至乖乖地打了招呼,便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角落里不吭声。
乡下人最爱话家长里短,杨婶子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只要她知道的事情,不出一炷香的时间,整个村都知道了。
杨婶子歪头瞅了一眼林冬至买的那些东西,嘴唇歪了歪,暗自琢磨着这林冬至可真能乱花钱。
“冬至,你买这些东西做啥,难不成你婆婆不给你们饭吃?”杨婶子裹了裹头上的汗巾,漫不经心的问道。
钱氏不喜林冬至这个媳妇整个村子都知道的,在林冬至嫁过来之前,还放下狠话,说是要好好收拾林冬至呢。
牛车上的妇人们都是老油条了,都知道杨婶子再挖坑给林冬至跳呢,一个个就等着瞧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