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都是拿家里攒的鸡蛋去换东西换钱,鸡屁股下的银行这句话流行了多少年,不是空穴来风的。
今年欠收,虽说有大棚啥的贴补着,跟别的村子比肯定是不说是天地之差,也是好很多的,起码能多吃不少饱饭,但是日子其实还是紧巴巴的,这不一些村民就留了一点点细粮过几天过年给孩子老人,其他的都背出来了,打算拿去换成粗粮,或者换成钱。其实他们还是希望换成粮食的,这几年的情况给大家留下阴影了,大家坚持的信念是,还是手里要有存粮才行。
到了大集上,这会人已经不少了,路两边一个挨着一个的小摊位,摆着一个个的背篓,放着鸡蛋、粮食、咸菜,白菜土豆萝卜,少数的几个摊位摆的有肉、鸡,甚至有个摊位摆的是半桶的小鱼,看样子应该是凿开冰窟窿去捞的,来赶集的也不光是附近的村民,也有镇上的居民,这儿起码不要票,也比私下交易安全。
婆媳几个也没有什么着急的,就靠边找了个位置把背篓摆上了。
鸡蛋有不少摊位都有,但是蔬菜新鲜呀,除了自己村里出来这几个人,还真就没有。所以,不到一小时的功夫,婆媳三个的背篓就空了。背着空背篓,仨人也跟着人流逛逛,遇着合适的小物件也买点,毕竟过日子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少了哪个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