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髅遍地积如山,业重难过饥饿关。能不教人数行泪,泪洒还成点血斑?”
字字泣血,令李晟动容。
“无论如何,都要将他救出来。”
宋献策低声道:“我已经派人打点好了牢中的差役,他们不会对李信如何,但是杞县县令那边恐怕不好接触,他有心致李信于死地......”
李晟微微皱眉,他虽然手中有强军,可是也不能前去开封府救下李信,这件事终究还是要想个别的办法.......
“你先派人去试着收买杞县官员,倘若他们不肯,就去开封府请人出面,要是需要银子,尽管支取就是。”
“是,主公。”
等宋献策离去之后,李晟细细沉吟了一番,李信这件事应该还有转机才是,只是如何抚平张献忠战败带来的影响,或许还需要仔细思量一番,他不能在这个时候缩手缩脚才行......
他望向了舆图方向。
旬阳。
........
在玛瑙山之战后,左良玉大军便驻扎在了兴安州、平利,决意继续追击张献忠。
当初杨嗣昌固然赏识重用了他左良玉,可长时间以来杨嗣昌都不顾左良玉的想法,偏信重用刘国能,反而让左良玉劳苦奔波,却没捞到什么功劳,一来二去便让二人产生了积怨。
然而,此时杨嗣昌却再次派人前来面见左良玉,来者是总督衙门的一个叫做张凤英的小吏,平日里都为杨嗣昌干些跑腿的活计。
左良玉让人将张凤英带了上来,很快就得知了杨嗣昌的用意。
原来玛瑙山之战虽然结束,可是杨嗣昌却认为张献忠有重新返回湖广的意思,让左良玉驻军兴平,不要入川追击,堵住张献忠回川的道路。
至于追击张献忠则另有人选,说白了还是让左良玉啃骨头,不给肉吃。
可是左良玉却有自己的一番判断,他当即便写了一份信,让信使带回给了杨嗣昌。
“......蜀地肥衍,贼渡险任其奔轶,后难制。且贼入川则有粮可因,回郧则无地可掠,其不复窜楚境明矣。夫兵合则强,分则弱。纵折回房、竹间,人迹断绝,彼从何得食?”
在左良玉看来,张献忠根本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他只能去四川,如果回郧地就会出现断粮的情况,他杨督师担心的问题根本就是杞人忧天。
说完这番话后,左良玉继续写着:“况郧兵扼之于前,秦抚在紫、兴扼之于右,势必不得逞。若宁昌、归、巫险且远,曹操、献忠不相下。倘穷而归曹,必内相吞,其亡立见。”
在左良玉看来,就算是进攻四川,光靠张献忠也不够,到时候罗汝才跟张献忠一起,两人肯定会发生内乱,岂不是一件美事?
等到信使将这封信取走后,左良玉丝毫不管不顾,率领大军直接南下太平,他也要争着那块大肥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