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弼虽然无能,可是他却压根不相信徐弘基这头老狐狸有这么赤胆忠心,当下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老狐狸接下来的表演。
果然,徐弘基听到众人这么说以后,这才微微叹了一口气,沉声道:“哎,若是本公孤身一人也就罢了,可是这魏国公府邸上上下下几百口子人都还要寻条活路,若是本公一意孤行,只怕连城里的上万百姓也都会遭殃.......”
说完这番话,徐弘基却没有放过朱国弼,他盯着朱国弼说道:“贤侄,本公着实不知该如何是好,你以为该怎么办?”
朱国弼不由得暗骂一声,这个问题可真是不好回答,若是他赞同投降,那么将来史书上必然会将他朱国弼的名字好好写上一遍,倘若朝廷有天能卷土重来,那他也就成了从逆的头号大贼,可若是他不同意投降,先不说眼下这么多人不会放过他,就连他自己也没有跟革新军拼下去的勇气。
因此,朱国弼此时是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回答。
徐弘基可不会轻易放过他,步步紧逼道:“若是贤侄与老夫一样不愿投降,那咱们拼死一战便是,不必担忧!”
听到这话,其他的几个人顿时就急了,他们纷纷上前苦劝朱国弼:“抚宁侯,你可不要做傻事,若是你死了,将来置抚宁侯延嗣于何地?置嫂夫人于何地?”
“是啊,是啊,眼下就算抚宁侯您是一根铁,也打不了几根针不是........”
众人的一番苦劝,尤其是说起美貌如花的寇白门,也让朱国弼更加有口难言,他咬咬牙只能硬着头皮道:“是战是降,原本这个问题不该我来说,不过若是诸位皆愿投诚,我自当听你们的便是。”
听到朱国弼这番滑不溜手的话,众人顿时在心中一阵暗骂,他们一个个支支吾吾,既不愿意点头,也不愿意反对。
徐弘基心中一阵冷笑,他决定再加一把火。
“诸位,若是你们不愿意投降,那本公便将那堵胤锡的头砍下来挂在城墙上,也算是给那城外的贼寇一个教训!”
说完,他便挥了挥手,打算招呼人来下此狠手。
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等人互相看了看,也只好苦笑道:“罢了罢了,还请魏国公知晓,我等愿意投降。”
听到这番话,所有人都下意思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徐弘基也算是找足了垫脚石,低声道:“既然如此,本公也就顺从你们便是,只是这件事光是咱们几个还不够,必须得再拉上两个个人。”
“莫非是韩赞周和史可法?”
赵之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徐弘基微微一笑,道:“不,这两个人当中,韩赞周不敢,史可法不愿,都不是本公要拉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