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无论是皇太极和范文程,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十分关注李晟和革新军,而随着革新军的逐渐壮大,建州也将革新军逐渐视为首要之敌,超过了明廷。
原因很简单,从革新军的身上,皇太极看到了建州崛起的影子。
当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可谓是用兵如神,少有败绩,渐渐统一了建州女真,甚至建立起了后金,对明廷更是屡战屡胜。
而对于革新军而言,他们的崛起甚至还要更加迅速,李晟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在大明的腹心之地,拉扯起来了一支数万人的精锐之师,更是雄踞了一块不下于建州的庞大的地盘。
倘若将来李晟夺取了大明的江山,那么建州势必会成为李晟的首要之地。
皇太极十分清楚这一点,他的敌人绝不仅仅是明廷,还有任何可能代替明廷的南方势力,因为一旦南方得到稳定下来,那么这个地方的朝廷就一定会率领大军拿下建州,消除腹心之患。
除此之外,皇太极心中也隐隐有一番野心,他同样希望建州将来有朝一日,能够重复元廷的伟业,进入中原夺得天下。
当然,这番心思还未曾对人言说,只有范文程等人有所猜测。
皇太极望向了范文程,轻声道:“宪斗,你以为该如何对付李晟呢?”
范文程早已经有所准备,他恭声道:“眼下李晟势大不可制,不妨分其势,我大清可与明廷缓和关系,让其有精力去对付李晟,另外不妨派人联络李自成,将来亦能威胁一二。”
皇太极虚弱地笑了笑,道:“如此,倒也不错。”
说完这个问题后,皇太极看了一眼皇后和刚林,“你们先下去吧。”
见皇帝要单独与范文程沟通,刚林心中有所猜测,也有几分心酸,只是他也不敢耽搁,先行告退。
皇后有些犹豫,“皇上圣体可容不得折腾.......”
“无妨。”
皇太极瞥了一眼皇后,示意其退下。
等到殿中只剩下了范文程时,皇太极才默然一叹,道:“若是朕死之后,多尔衮会服从豪格吗?会造反吗?”
范文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皇太极自言自语道:“多尔衮不会服从豪格,可是朕眼下却不能杀他。”
眼下的建州,表面看下去鼎盛无比,几乎没有敌手。
可是皇太极和范文程心中清楚,建州此时正处于外患内忧集中爆发的时候,一旦没有处理好,便是顷刻覆灭的结果。
外患在于李晟,在于革新军。
内忧则是大清的继承权争夺,无论是豪格还是多尔衮,手中都掌握了一部分兵力,可一旦发生了争斗,势必会两败俱伤,甚至导致建州一蹶不振。
可如果皇太极此刻对多尔衮出手,风险也非常大,因为多尔衮兄弟在军中多年,盘根错节之下也埋下了许多暗子,一旦走漏了风声之后,多尔衮三兄弟势必会发难,到时候分裂的建州也自然难逃覆灭。
皇太极不敢赌这个结果。
范文程轻声道:“皇上,若是拿不定主意,不妨听听肃亲王和睿亲王的想法。”
皇太极沉吟了一番,道:“也好。来人,召见豪格和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