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骏目光一扫。接而又道:“只是皇后既是国母。若不慎加细选。仓促之间也选不出德才出众的人来。不若先立侧妃。若侧妃能生出皇子且德娴兼备者再晋为皇后如何?”
殿下的百官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实在想不到皇帝就这样妥协了。原本早已预备好的各种招数全部没有了用处。就好象一个为了比武而做了充足准备的武士。等到入场之时却被告知对方不陪你玩了。这样的感觉既有一丝侥幸。又不由的有些失落。只有来之不易的胜利才会让人产生满足感。而百官们只感觉到这场胜利来的实在太容易。简直就到了不敢相信的的步。
“吾皇能够从善如流。臣感佩万千。我们做臣子的只是想让皇上早生皇子。皇后与侧妃的名份可由皇上自行做主。”早就谋划妥帖的周慕白心领神会的站出班道。
造成了立侧妃的既成事实。朱骏舒展开眉宇。道:“这侧妃的人选便交由诸位爱卿了。若是有品貌端庄的女子但可呈上来。”
表面上看。正宫与侧妃之间没什么不同。但是由于明朝的规矩严格。入选正宫的条件十分苛刻。而侧妃就不同了。对于皇帝来说可选性多了许多。
“皇上。微臣倒有个上好的人选。”犹如演双簧一般。周慕白自信满满的奏道:“微臣听说暹罗国国王有一女。聪明文秀。正是到了待嫁之龄。缅甸与暹罗接壤。若皇上能够立暹罗公主为妃。既可为皇上充足后宫。又能为陛下宏图之志的一强大助力。”
“嗯!”朱骏作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点头道:“朕的家事即是国事。若立侧妃能够于国有利朕如何能不许?内阁速去拟造国书发往暹罗。让暹罗国王奉献公主入缅。”
“吾皇万岁!”周慕白高声颂道。接着是几句稀稀落落的附和声。
其余的官员们各个踟躇不定。总是觉的哪里不太对劲。但皇上刚刚发了罪己诏。又找不到不对头的痕迹。也只能一齐拜倒附和。
罪己诏立即被散发到各衙门宣读。各版邸报也纷纷刊载。一时间新始帝的声望又攀升到了一个高度。这世上恬不知耻自称十全武功开创盛世的皇帝多不胜数。但是勇于承认错误的皇帝却总是能够博的百姓们的好感。被贬值的官员们也接到了圣旨。立即官复原职。一时间。百姓拍手称快。都道是皇上圣明。就连前几日还颇有微词的秀才生员们也摇头晃脑的捋着细须点头不已。公道自在人心。原先的永历虽然糊涂怕死。但自从改元新始之后不但练就了一支强兵。更是使的百姓们安居乐业。日子过的蒸蒸日上。如今皇上又敢于承认错误。这样的好皇帝。还有谁能不满意的?
很快。礼部侍郎被敕为国使启程前往暹罗。他的任务是迎接暹罗公主入缅。当百官们将这位同僚送走之后。猛然醒悟过来。这哪里是要立什么侧妃。其实根本就是皇上的缓兵之计罢了。
明眼人都知道大明国势大不如前。暹罗国名义上是大明的属国。却一直与满清暗通曲款。如何会愿意将公主送到缅甸来?到时定然是要碰一鼻子灰。最后两国闹翻的。
“不好。中计了。我们全部上了周慕白这厮的当了。”杨嗣德与沐天波眼波交错。一齐醒悟过来。
“皇上与周慕白此举分明是既想拖延时间。又意图想与暹罗国交恶。若老夫所料不差。恐怕早则半月。迟则一月之内便有战事发生了。”沐天波道。
杨嗣德恨恨道:“沐公爷所料不错。如今战事迫在眉睫。再迟些找周慕白那厮算账吧。“杨大人。你署理的是兵部。一切都要准备的当一些。老夫会尽量让户部多储备一些粮草辎重。工部那边也不能歇下。务必要日夜赶工。将所有的物资全部准备好。国本之事暂且先放一放。待战后再说。”沐天波叹了口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