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白天我都是在家里帮助干农活。把家里的油菜籽用风车车干净灰尘,一部分拿去村里的榨油厂榨了油,榨的油要保证一年的炒菜和油炸食物的用量,一部分卖给了收油菜籽的贩子;河堤上还种有一点芝麻,趁着芝麻粒还没完全炸开的时候割回来架在禾场上晒熟;收割了差不多两亩地的小麦,把小麦铺在禾场上赶着牛拉着石磙脱去麦子,晒干的麦子拉了几袋去磨成面粉,这些面粉是用来做平时的油条、馓子、水煎包、馒头、手擀面条用的,剩下的麦子则放进谷仓里留着备用。春花则很少帮助家里下地干农活,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堂屋里捧着书看,或者帮忙烧火做饭。春花的妈妈说,娃儿的皮肤太细嫩了,怕她做这些粗活晒黑了皮肤磨出了老茧,到时候去外面被别人笑话。
忙着忙着就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我们农村,端午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节气。端午节的前几天,要用粽叶包好粽子用清水泡好,一般要泡个三五天。吃的时候用水煮熟,撒一点白糖,味道绝对比南方的什么鲜肉粽、豆沙粽、蛋黄粽、叉烧粽好吃百倍。端午节当天还要炸好馓子油条,煎几锅水煎包,这些东西一部分是自己家吃的,一部分是拿来送给左邻右舍的。
还没结婚的男青年如果找了女朋友,还要买肉买酒加上馓子油条去未来的丈母娘家看望。如果打算年底结婚的,还要准备一样特别重要的东西:鹅毛扇,送去女方家里求亲。女方家有几个未婚的女眷就要送几把鹅毛扇。这是求亲必不可少的一样道具。至于为什么要送鹅毛扇,估计没有一个人能说的清楚。我猜测是因为我们这块地儿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诸葛亮他老人家来这里驻过兵,后世人因为他老人家手持鹅毛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以送鹅毛扇求亲以预示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口若悬河求亲成功。
家里的馓子油条都是我自己做的。那年去学勤行,这两样手艺倒是学的不错,炸出来的馓子细如头发绳,油条又大又泡,妈妈在一旁看了可惜的说道:“这娃聪明倒是很聪明,就是做什么事没有耐心。那年要是继续再学几个月勤行,现在都可以自己去开早餐店当老板了。”
炸完馓子油条,煎完水煎包,我自告奋勇的装了一满筲箕给春花家送过去。
春花正在厨房里帮她妈妈煮粽子,见我过去,高兴的眉开眼笑,一下子剥了七八个粽子放在碗里端给我,又撒了很多糖让我吃。她妈妈也笑着说道:“立名你们怎么这么迂腐啊?我们家也做了好多,还没来得及给你们送过去呢!”
我一边说着阿姨您太客气了,一边香甜的吃着粽子。春花则趁着她妈妈弯腰在锅里忙活的机会,偷偷在我脸上轻吻了一下,害我兴奋得差点把嘴里的粽子喷出来。
过完端午,家里的农活少了起来,平时就是去田里喷一下农药,早晨去放一下牛。春花有时候也会去放牛,春花去放牛的时候就会带着一本书,我们隔着一条田埂,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
晚上我会捏着嘴巴扮着布谷鸟的叫声,把春花约到小河边。春花说:“名哥,不要天天晚上出来约会啊,要不我妈妈会问东问西的。”于是我们商定以后三天约会一次。
去看过一次露天电影,春花为了不让她妈妈起疑心,特地叫了湾里几个年龄稍微小一点的女孩子一起去。一路上她们叽叽喳喳的,我一句话也插不进去。其中一个叫薇薇的小胖子对我说:“立名叔,你是不是很喜欢我春花姐啊?”
我轻轻的在她后脑勺上凿了一栗拐,装着生气的说道:“小孩子不许胡说八道!还有,以后不要叫我叔,我有那么老吗?”
“我没有胡说八道,不信你问问她们几个,看看她们说有没有这回事。”薇薇有点委屈的说道。
“肯定有这回事!我们早都看出来了!”那几个女孩子异口同声的说道。
“你们几个千万不要乱说啊,被大人知道了不好。”春花追打着那几个女孩子。
“要我们不乱说也可以,但是立民叔你要亲口承认有没有这回事。”一个叫雯雯的女孩子跑到我面前说道。
现在的小孩子都怎么了?起的名字都是叠字,小小年纪一个个古灵精怪的。
“好,那你们要在这里发誓,以后不能胡言乱语。”我一本正经的样子对着几个女孩子说道。
“发誓就发誓呗!”那几个女孩子叽叽喳喳的。
“既然你们已经发过誓了,那我就实话告诉你们吧!你们都给我听好啦!”我故意咳了一嗓子才说道:“你们的立名叔跟你们的春花姐是好朋友关系,但是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好朋友关系。”
“哇,立名叔你不老实!立名叔你骗我们!”几个小女孩抡起拳头朝我打来,我嘿嘿笑着跑开了。
因为有这几个小女孩子一路跟着,我和春花只能偶尔偷偷的牵一下手,想抱一下的机会都没有。站在禾场上,我的眼睛虽然盯着电影银幕,但是心却在春花身上。那晚看的是什么电影,除了记着了片名,至于剧情是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我想春花也一定和我一样。
春花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她大大去村里问了,村里说没有消息啊。然后又去县教育局问,县教育局回复:你们回家耐心等待,一有消息,马上通知。
时间就这样缓缓的流逝,炎热的七月天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