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伯家出来,不只苏叶心里有想法,狗蛋儿也有所触动。
“苏叶,是不是只要我努力读书,奶奶和大姐就会高兴些?”
“当然!你不但要读书,还要非常努力的读!”
“我会很努力的!”
“不用跟我表姿态,就算你不努力,我也会逼着你学!”
“拿棍子做什么?”
“让你回忆下曾经挨打的滋味儿,忆苦思甜。”
“我又没做错事……”
“说了只是回忆一下,就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呃,好吧。”只要不是真打就行,挨打真的好疼。
从这之后,狗蛋儿的学习态度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
因为他足够自觉,苏叶花在他身上的时间便少了些,但有些文章还是需要她多次讲解。
好在只要狗蛋儿从心里愿意学,其它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在两人七岁时,苏二山从镇上买回来了笔墨纸砚,两人开始正式习字。
为了省纸,两人谁也没有直接在纸上写字,都是先用水写,再用墨写,并且反正面双用。
这是前世的苏叶从未做过的事,但生而为人,就要学会适应,家里穷没办法。
这两年依旧有人给大丫说亲,但是大丫不打算再嫁了,一是来提亲的人条件都很差,甚至连傻子都上门了,再就是于氏病了。
从去年于氏便开始腿疼,今年疼的更是厉害,若是遇到下雨阴天,根本连路都走不了。
苏叶觉得这是风湿,但她不会治。
请了大夫也给开了药,但作用不大,只说月子落下的病只能月子养。
可于氏一把年纪,又这样的身体,哪敢再生养一次。
现在家里这样的情况,若是大丫扔下两个孩子嫁人,家里根本就忙不过来。
本来还有人会说几句闲话,毕竟她是被休回来的,但现在她家这个样子,也没人说什么了。
嫁不嫁,是不是住娘家总归是苏家自己的事,再说苏家也没儿媳妇,根本就影响不到谁的生活。
可能是认命了,也可能是想开了,近些日子大丫不再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开始下地干活儿。
偶尔也会抱着衣服去河边洗,就算大多数人都躲着她,她也不在意。
大丫刚开始出门时,苏叶陪了几日,她总怕这个大姐一时受不了众人的眼光而想不开,但她发现现在的大丫很坚强。
说实话,她很讨厌村人的愚昧,被休怎么了?又不是杀人放火的恶徒,有什么好怕的!
但有时候又能理解,这些人们别说受高等教育了,他们几乎连字都不认识。
远离一些悲剧色彩的人物,根本就是本能。
在大丫稳定下来后,苏叶开始琢磨抄书的事。
她看着自己的字,可以说是规整有余但灵气不足,也不知道书肆老板会不会录用她。
还有就是她才七岁,人家会不会嫌她小?好想一夜之间就长到十七岁!
别管怎么样,总要试一试才能知道结果,她决定明天就去问问。
“娘,明天我想去镇上。”
“这会儿地里全是活儿,实在是走不开,你若缺什么就让你爹捎回来。”
“不缺东西的,我就是想去书肆看看。”
“明早你叫上狗蛋和你爹一起去吧,完事就去苏家等着。”
“好。”
这些年她娘明显老了很多,虽是二十几岁的年纪,看着却像是三十几岁的。
“娘,等狗蛋去了私塾后我就不读书了,到时候我跟你一起下地。”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还用不着你。”
“苏瑾都已经下地了,我怎么能一直待在家里。”
“你奶奶说了,现在咱们全家的期望就是狗蛋,而你是培养狗蛋的人,咱们谁也不能耽误你。”
“奶奶怎么能这么说……”
“还不是你常年给她灌迷糊汤!”
好吧,她确实是很喜欢给老太太洗脑,其实她并不想这样,主要是家里的日子实在太苦,人活着总得有点儿希望。
转天到了书肆后,老板只瞟了她一眼就把她给回了。
因为不能自己回家,她便和狗蛋儿在里面翻书,书肆的书种类还算多,很多都是她没读过的。
开始还有伙计盯着他们,盯了会儿见两人只是看书便去忙别的了。
因为苏叶将来不会科考,她并没看那些有关考试的,而是翻了几本农书。
如果她多学点儿农业方面的知识,也许可以提高一下自家田地的产量。
“小姑娘,你可是那位清水村的小神童?”
突然出现的声音,让苏叶吓了一跳,抬头一看竟是这里的老板。
“您缪赞了,小女子只是记忆力好了些。”
老板看起来很兴奋,“我记起来了,你很小的时候来过我这里!这些年进我这书屋的女娃也就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