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娘让你吃完饭去东厢把饭盒收拾了。”刚进来的大红说道。
苏叶应了声知道,然后继续吃饭,吃着吃着她想起一件事,“收拾完饭盒是可以休息吗?”
这会儿才午时六刻,离晚饭应该还有不少时间。
大红回道,“兰花会睡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时间蛮长的。
等吃完饭,她去了东厢准备干活儿,让她没想到的是狗蛋儿竟然还在。
“没吃饱?”
“怎么会,我是在等你。”
“等我做什么?”
狗蛋儿说话时一脸神秘,“未时一刻有教授开课讲解诗词,师兄让我问问你去不去,如果去的话他把后门打开。”
去!她当然去!可能是接触白话文的时间太长,她对作诗一点儿天赋都没有!到现在还是个小学生水平!
眼看时间要到,两人赶紧收拾食盒,如此忙了一通,两人跑到学室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怎么这么多人?”苏叶问道。
“师兄说这位齐教授是县学里唯一的举人,每次开课不只学生会来,教员们也来。”
“举人呀?好厉害!”
“是啊,听说是县令大人请来的。”
没一会儿教授就开始上课了,狗蛋儿本是可以去学室后面站着听的,可能是看苏叶一个人在外面太可怜,他也跟着留在外面了。
此时不少学生已经拿起笔开始往纸上记,教授说一句便记一句,态度非常认真。
这让苏叶忍不住感慨,原来古代人也是记笔记的,她还以为只有现代的学生才有此行为。
今天教授讲的是试贴诗,由五言六韵和八韵排律,每两句为一联,下联押韵,上下联为一韵,是科考项目之一。
童试用五言六韵,乡试和会试用五言八韵,全部仄起格。
所谓仄起格就是第一句的前两个字用仄声,第二句的前两个字用平声,叫做‘仄起平收’。
整堂课苏叶一直处于一种头昏脑涨的状态,到后面直接听不懂了,她活了这么些年,还是头一次有如此体验。
一堂课下来,她只背过一个顺口溜,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下面几联如此循环往复。
下课的时候教授留了一个题目——百虫鸣夏,让学生们以题作诗,五言六韵和五言八韵自行选择。
没时间想这首诗怎么做,苏叶匆匆跑去厨房,她到的时候其它人都在了,赵二娘和大红在揉馒头,赵二叔则在烧水。
“我是不是来晚了?”
赵二娘瞧了她一眼,神色淡淡,“去把那些豆角择了,洗的时候拿上黄瓜。”
快三十人的菜量可不是个小数目,苏叶才择了一半,手指甲就疼了,其实她很想偷工减料,但是不敢。
她不但不敢偷工减料,还择的特别仔细,生怕丢了这份活计。
这时赵二娘说道,“怎么还用手掐的,没看到菜架上有剪刀吗?”
苏叶闻言一边道谢一边觉得自己蠢,其实她刚才看到剪刀了,但是没想到可以用它择豆角,毕竟她一直是用手掐的。
等洗菜的时候,大红帮她一起把两大盆菜搬到的井边。
“谢谢。”
“你洗完菜还要去劈柴,在后院里。”
“知道了。”
大红说完本是要走的,很快她又回了头,“有斧子的,在墙角的木架上。”
苏叶十分郁闷的抚了下额头,不会以为她会用手劈柴吧?这是把她当傻子了吗?想起上午的事,她决定两人扯平。
洗菜不是什么累活儿,苏叶洗完后就去劈柴了,劈柴对她来说也不难,虽然在家里时不常干,倒也是干过的。
就在她正使着力气挥舞斧头时,狗蛋儿跑过来了。
“这种活儿还是我来吧。”
作为一名严师,苏叶是很有原则的,“今天的功课都会了?”
“……不会。”
“不会还到处跑!我不用科考你也不用吗!”
狗蛋被说的有些委屈,“你不是说读书要学会劳逸结合,我读的有些累了便想着来帮帮你……”
听到这样的话,苏叶的心里突然变得特别暖,“那你来劈柴吧,就当锻炼身体了。”
“嗯,以后我每天都来帮你!劈柴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复习下当天的功课!”
“……”
“苏叶,今天教授讲的我不是很懂。”
苏叶刚想说她也不是很懂,就听狗蛋儿又道,“我做了首诗也不知是不是贴题,师兄说还可以。”
“……”这是来炫耀的吧?
狗蛋儿不知她心里所想,还在那里继续说道,“我把诗给你念一下,你帮我看看行吗?我总感觉师兄是安慰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