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科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县试和府试一年一次,你觉得有必要加?”
“啊?”
“没睡醒就去洗把脸,傻不傻啊你!”
自从两人交上朋友,苏叶很久没听到这人嘴欠了,这下猛的被损了几句,心里气的不行。
可又一想,县试和府试确实是一年一次,而她让狗蛋儿明年下场,是想等他有把握些。
刚才她可能真的有些迷糊,也不知道怎么就冒了那么几句。
再过不久便到了午时,狗蛋儿拿着几个烧饼给苏叶送了过来。
莫君本是要回家吃饭的,见有烧饼吃也不回去了,而是跟着蹭了顿饭。
苏叶见他吃的又多又快特别心疼,“你少吃些,都是花钱买的。”
这时狗蛋儿道,“是师兄买的。”
莫君听后很是高兴,“不愧是好兄弟,晚上我请你吃饭。”
看到苏叶在瞪自己,狗蛋儿又加了句,“虽然烧饼是师兄买的,却是买给我和苏叶的,你少吃些也是应该。”
作为一个从不缺钱的人,莫君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几个烧饼让人刁难。
“你们……至于吗?”
苏叶依旧不客气,“有本事你别吃!”
一共八个,你吃四个,好意思吗!
莫君甩甩袖子走了,少年是有血性的,很快就让人搬了一筐烧饼过来。
“还你!”
苏叶把双手背在身面,然后低头看了一眼筐里的烧饼,接着说道,“我那烧饼是秀才师兄送的,你一个白丁在我面前显摆什么?”
“你不是没吃饱吗?现在够多了,吃吧。”
“……”
知道别人吃不饱还使劲抢,少年你人品很不错啊。
不过看在一筐烧饼的份儿上,苏叶决定原谅他。
半月后,关于恩科的事有了消息,县学东西告示栏都贴了皇榜,据说城里其它地方也贴的有。
院试是定在八月份,乡试定在九月,会试十二月,也就是腊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现在县学里很多人都在讨论恩科的事,而一些准备参考的学子已经在商量着结伴去省城了。
他们县离省城有些远,就算是坐马车也得十几天才能到,所以别管是参加院试还是乡试,现在过去都不算早。
听到消息后,苏叶一刻也没耽误就去找了于二刚,如果师兄去参加乡试,那么狗蛋儿的书童也就当不成了。
如果给师兄当不成书童,那么狗蛋儿就得进私塾,或者是也在县学里做工。
让她没想到的是,于二刚竟然没打算去。
“师兄是缺盘缠吗?”她知道去省城考试要花很多银子,比县试和府试要多很多。
于二刚听后笑了笑道,“师妹可是有余钱?”
“是有些,差不多是十两,师兄若是用就先拿去。”
苏叶说的认真,于二刚的笑意却是更甚,“不曾想小师妹竟如此会生财,以后定是个厉害人物。”
“……”
摆回正经脸,于二刚又道,“我今年还未准备好,再等一年也不迟。”
“真的是这样?”
“嗯。”
“不过我也确实缺钱。”
信你才怪。
走在县学的院子里,苏叶折了根柳条拿着玩儿,被人指点了几次后,她又把柳条插回了树上。
就在她正无聊时,遇到了拿着一摞书的孟兰。
“孟秀才。”
孟兰瞧见是她,虽说手里正抱着书,但还是停了下来。
“有事?”
苏叶忙道,“没有的,就是跟您打个招呼。”
“既然没事,那你这态度倒是有些意思了。”
苏叶心想,那还不是怕你中进士吗。
“怕我报复你?”
“孟秀才是心胸宽广之人,我怎么会那么想。”
“京城每三年都会有女官考试,只是条件有些限制,非世家女不可参考。”
苏叶一双眼睛瞪得滚远,她感觉自己也算是聪明人了,竟然每次都跟不上这人的思路。
怎么好好的就扯上考女官了呢?不等她说出疑问,人已经走远了。
女官?如果有一天他们老于家的祖坟冒了青烟,狗蛋儿能中了进士,那她就去考一考。
接下来的日子,因为县学里少了很多学生,苏叶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只是大红不知怎的又犯了毛病,几乎每天都会对她骂上一骂,并且情况越来越重。
有一日她实在受不住了,便回呛了几句,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她被这位姑奶奶追着跑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