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苏叶在街上待的时间长了些,她回到厨房时已经没什么活儿了。
晚饭赵二叔做的是凉面,卤汤有西红柿鸡蛋,还有酱肉茄子。
书生们自从国葬之后,胃口一直好的不行,十几个人生生吃下去五大盆面,顶以前二十几人的饭量了。
因为书生们吃的太多,厨房里的几人就只能吃些别的。
赵二娘见苏叶一直冲着盛凉面的陶盆叹气,便又去和了些面。
这样一来,几人吃晚饭的时间便比平时耽误了些。
狗蛋儿和莫君过来时,他们才刚开始吃。
“你俩先去读书吧,我一会儿自己过去。”苏叶边吃边道。
莫君眉目未动,只嘴唇张了张说,“你少吃些吧。”
狗蛋儿也跟着道,“你好像又胖回去了,确实该少吃些。”
苏叶,“……”
她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给面前的两位少男上一堂思想教育课,告诉他们什么叫做友爱同学。
把人都哄走后,苏叶吃了两大碗面泄愤,她长得胖怎么了!她自己都不嫌弃,别人有什么资格乱说!
好吧,她自己也有些嫌弃。
摸摸自己肚子上的厚肉,她感觉自己有成为猪的潜质。
可她已经每天都坚持锻炼了,减不下去她有什么办法,总不能真的让她去节食吧?
她才九岁。
因为太过烦闷,晚上她也没有读书,而是四处逛了逛。
开始她是在县学里面走动,觉得无聊又去了外面,这会儿天色渐暗,街上已经没什么人。
怕有什么危险,她便准备回去了,却看到苏瑾和那位新姐夫还在街上。
“小姨!”苏瑾也看到了她。
苏叶皱了皱眉,“怎么还未回?”
苏瑾道,“这就回了,爹爹说给娘买个簪子,因为没什么喜欢的款式,老板又给现做的,这才耽误了些时间。”
就算是买簪子?那也太晚了,城门怕是关了吧?
“你们今晚还能出城吗?”
苏瑾笑着说道,“守城的人是爹爹的本家,能出去的。”
既然能出去,苏叶就没多说什么,只道两人路上小心。
等她回到县学,天已经彻底黑了,狗蛋儿正在大门口等着,并满脸焦急。
“你可算回来了,我好担心你。”
“担心我做什么?”她一成年人,出去走走能有什么事。
“你不要生气了,以后我再也不说让你伤心的话。”
“我没生气,这阵子你功课学的怎么样?”
“还不错。”
知道狗蛋儿不是喜欢夸大的人,既然他说还不错那就是还不错了。
“莫君回去了?”
“嗯,他家里人来接了,他说明天给你带早饭。”
“……”
她不过是出去走了走,一个个的至于吗?
因为两位少男的歉意太大,苏叶着实过了几天舒服日子。
话说莫家的大厨手艺是真好,她就算是前世都不曾吃过味道如此醇正的点心。
前世,她家也算是中产往上了吧……那莫家……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位大厨喜欢钻研糕点。
苏叶没花太多时间寻思这些与读书无关的事,因为不管莫君生于何种家庭,那都是人家自己会投胎,跟她并没关系。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陪养狗蛋儿,争取让他们老于家也往上抬一抬。
感觉狗蛋儿的四书五经,无论是背诵还是理解都学的不错后,苏叶给他挑了几本课外读物。
其中有一本是农书,现在还是封建社会,农业可以说是一国之本,作为能够实际应用的书,她认为读书人应该了解。
再说仔细些,万一狗蛋儿日后做了官,若想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肯定得有一个好收成。
怎么才能让百姓有个好收成呢?除了老天爷要帮忙,当官的肯定也不能拖后腿。
除了农书,她还找了几本比较正常的画本让苏叶读,以免学习太过枯燥。
同时在正常读书时间,开始训练狗蛋儿写骈文,这种文体在县试第四五场中开始出现。
骈文是一种与散文相对的文体,又称骈体文,要求字句两两相对,也便是讲究对仗工整,同时要声律铿锵。
因为这种文体多重于词藻的华丽,在表达思想方面会受到一定限制。
但不管怎么样,因为它的颜值一直在,广大文人并没有放弃它。
既然它还活跃在文坛,科考必会让它露露脸儿。
所以狗蛋儿现在的任务是,除了每日要写出一首诗,还要写出一篇文章。
至于写什么,不限制。
不只对狗蛋儿要求严格,苏叶对自己也是这么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