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的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
苏叶打算把剩余的时间着重练习帖经,杂文和策论各写上一篇即可。
当然既明要多写一篇散文。
散文作为一种新兴文体,虽然出现在科考中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一点儿可能都没有。
纵观古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不按常规办事的人,万一这个人当了出题者,那考生也只能受着……
现在既明和莫君每日都很充实,从早上醒来到晚上入睡,根本就没有一刻是闲着的。
他们早上除了锻炼还加了背诵,晚上回到家要练习帖经,隔几天还要写一篇文章。
莫君趴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你说我们两个这是何苦呢?非得求着别人虐自己。”
既明是这么理解的,“可能是不让她虐一下,考试心里没底。”
“有道理!”
“反正我们努力过了!”
两个少年两手一对,击了一掌,努力过就算没有彩虹,也不会是暴风雨!
最起码他们自己对自己很满意!
看两人态度不错,苏叶抽空回了趟家里,一是送钱,二是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事。
王氏说这阵子给二丫说亲的人特别多,还都是些好人家,不再是什么鳏夫和抠门到不给礼钱的。
“那定了没?”
说起这个,王氏便开始叹气,“怎么说呢,你也知道你大伯母那个人,就怕闺女嫁不出去。”
“那是定了?”
“定了有什么用,又不一定能成,那小子油腔滑调的一看就不靠谱。”
对于大伯母挑女婿的眼光,苏叶也不知该怎么评价,反正没有挑到一个靠谱的。
当然这事也不能全怪大伯母,因为有些人实在太会隐藏。
就比如那个李弛,若不是后边儿发生那些事,谁也想不到他会是个畜生。
还有王童生,好歹也是读书人,抠到连娶老婆都不想花钱,也是有境界的人。
大丫的第一任丈夫她没见过,不过据说长得不错,看起来也是人模狗样。
后面会做出抛妻弃子的事,只能说是人不可貌相。
一般情况下,苏叶并不想参与别人的婚姻大事,因为感情这种事并不是她能决定的。
但如果知道另一半品格有问题,就另当别说了。
“娘,你先去打听下大伯母选的这户人家,若是有问题,不能让二姐嫁。”
王氏道,“嫁闺女这么大的事能不打听吗,这不是啥也没打听到。”
那就有些为难了。
别说是如今盲婚哑嫁,就是现代自由恋爱,也有识不清人的。
“娘,你去和大伯母吹吹风,让她等既明中了秀才再给二姐定亲,到那时候上门提亲的就是真的好人家了。”
王氏有些为难,“咱狗蛋儿什么时候能中秀才?你二姐可不小了。”
这,苏叶也不好说。
院试是三年两次,也就是夏季一次,转过年的冬季一次。
而今年冬季刚有过院试,下一次要等到明年夏季,不过若是有恩科的话,今年夏季会有一次。
今年皇上大婚,按理说会有恩科。
就算没有恩科,明年也会有院试。
苏叶道,“娘,让大伯母再等等吧,最迟也就明年。”
王氏是个不藏心事的,刚跟苏叶说完就去找于氏了,然后跟于氏说了既明会中秀才的事。
她说话的时候老太太也在,因为都是一家人,她也就没避着。
然后被老太太说了一顿。
现在既明连童生都不是呢,就吹能中秀才,怎么不吹能中状元呢!
王氏当时脑子一闪,忙说这话是苏叶说的。
然后老太太啥也不说了,孙女说的话还是靠谱的。
苏叶只在家里待了一天,便回了县城。
她有去看于二刚,不过没有见到人,表姐说是去了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