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渐寒,苏叶在编写完第三本启蒙读物后,便没再忙着挣钱。
她去街上扯了块儿布,准备给自己和既明做件薄棉衣,棉花是她在家里拿的。
不过做衣服这种活儿,还真不是谁都能做的,她费了半天劲也只是做了俩件棉坎肩。
这事失败之后,她便把针线收了起来,并把心思重新放在了编书上。
以后她好好挣钱,缺什么还是直接用钱买吧。
现在她编写一本书差不多能挣七两银子,怎么也够花了。
莫君看到她把针线收起来,心里有些不爽,“不继续做了吗?”
“嗯。”
“我的呢?”
苏叶看了眼自己的两件成品,就这手艺竟然也有人主动要?
“你确定想穿?”
莫小少爷是一如既往的傲娇,“我还没有棉坎肩!”
苏叶开心的把自己那件送了出去,“别看这坎肩是水红色的,但它是大众色,男女都能穿!”
莫君半信半疑,“真的吗?”
“不要就算了!”
“拿来。”
莫君的长相该是随了他的母亲,已经十一岁的年纪,模样还是俊秀的很。
比一些姑娘的面相还好。
既明便不同了,虽然前几年也秀气过,但随着成长,已经是很明显的男孩子样。
这两人在换上坎肩后,那就是很明显的一个姑娘,一个小子。
苏叶突然有些罪恶感,她对着莫君摆摆手,“你还是换下来吧。”
“为什么?”
“我给你改改。”
“不用!”
莫少爷你这么倔强,是要当女装大佬吗?
经过苏叶再三要求,莫君最终把坎肩脱了下来,等他再穿上时,坎肩的背部多了三根挺拔的竹子。
是苏叶花了二百文钱找绣娘绣的。
只是坎肩虽做了改造,却还是一如既往的难看,并没有因为多了三根竹子就好看起来。
在苏叶折腾的时候,既明从始至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心里做了个总结。
他觉得苏叶的审美很有问题。
以前穷的时候看不出来,现在稍微有点儿银子就开始暴露了。
莫君跟他的想法差不多,只是坎肩是他自己要的,含着泪也要穿破它。
人生就是这么无奈。
苏叶不知两位少年的吐槽,每日依旧勤勤恳恳的教导着他们。
现在四书已经重新学完,正在学的是尚书。
尚书的尚即是上的意思,这是一本上古书籍,里面不仅记载了很多珍贵的史料,还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对于这本书,苏叶是打算重点复习的。
旧唐书魏徵传中有记载着唐太宗的一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熟读历史它可以让人知道一个朝代衰败的原因。
这些历史不只是统治者需要知道,作为给统治者排忧解难的出仕者更应该了解。
不然又怎么能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位!
虽然这本书很好,两人却学了好多天都没翻过第十页。
既明和莫君这几日可能是太累了,每次晚上读书时都没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