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一夜的暴风雨袭击后,转天很多考生都有了感冒的症状。
考官为考生们准备了姜汤还有药汤,没有症状的喝姜汤,已经感冒的喝药汤。
既明感觉自己有些晕,所以选了药汤。
考官走过来说道,“你就是睡多了,乱喝什么。”
突然被考官这么说,既明的胆子都吓掉了,然后特老实的把药汤还了回去。
可能是被吓得狠了,他整个上午一直都在好好答题,一刻钟都没耽误。
结果就是不小心把下午的题都给做了。
第四部分他是这么回答的,题一:到了我家就是我的,顶多还他一半!
题二:顶多给他一半,如果不答应,现在就把树枝砍了!
第五部分的回答就更随便了些,但也算属实。
他是这么写的:像这种事应该归里正管吧?父母官是按律法办事的,可律法上没有处理这种鸡毛蒜皮的法律。
当然县官非要管也行,那就把过界的果子充公,如果双方都不满意,再选第二方案,一人一半。
如果还不满意,返回第一方案。
别看莫君交卷比较早,答题却不像他这样随便,相反,莫君的答案还很有逻辑。
他在第四部分第一题是这样答的:如果我是这棵树的主人,在处理过界的果子时肯定要看和邻里的关系。
若一直交好,自是全部赠送若关系普通,可一人一半如果是第三种情况,我不会让这个枝杈长过去。
第二题:若我为故事中的邻里,处理方式同上,关系好全部返还,关系一般返还一半,关系差不会让它长过来。
第五部分,若我为父母官,这种事会交由下属去处理,无法可依的案件不会接。
六月的天真的很多变,上午还是大晴天,下午又下起了雨。
苏叶站在雨中等着两位考生,她身上的雨衣成了别人关注的焦点。
还有人问她是在哪里买的,在她说了是自己做的后,那人竟说想从她这里买一件。
这么好的商机摆在眼前,苏叶当下便答应了,只是她疏忽了古代人的仿造能力。
不等她把答应别人的做好,大街上已经有了很多同款。
本想指着做雨衣挣一笔的苏叶,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再说回考试,院试在两场考试中间是没有休息的,第三天便开始考策论,还是两天,并在考棚过夜。
因为莫君对考棚已经有些阴影了,所以这次多带了好几块儿雨布,伞也是好几把。
考官差点儿把他拦在外面,不让进去。
这次策论的题目是亲人,还引用了很多有关亲情的诗句。
话说策论是很少出这种题的,因为它同圣上选拔人才的理念不符。
策论,顾名思义便是对政策进行理论,而把亲人这样的题目放在院试,实在是不搭调。
不过呢,她觉得如果是写父子或者母子之间的感情,可以从重孝的角度写。
推行孝道,还是可以和统治者联系起来的。
但如果是单纯的亲情,那就不好靠拢了。
一向下笔神速的莫君,这次犹豫了,甚至连大纲都列不出来。
倒是既明像开了挂似得写的很快,他写的主人公是苏叶,写苏叶从小到大怎么教育他。
论证的是苏叶的教育方式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