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现在这个样子,就算是县官来了也是没用的,所以学监和既明又灰溜溜的回了县里。
目前县学里除了于二刚,最有希望中举的就是里季少爷,可是季家少爷并不打算参加乡试,并说过几日就办退学手续。
这可把学监愁的,直接连饭都吃不下了。
苏叶劝慰道,“学监大人可还记得莫君?他虽去了国子监,可还是永修生源。”
学监是一阵唉声叹气,“只是永修生源有什么用,又不是县学出去的,近几年我这个老头子做了不少改革,若是不出成绩,怕是要被撸下去。”
学监是个在教育上有抱负的人,若是换了别人,肯定不会有他这样大胆。
苏叶说道,“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把既明教出来的,除了他,我再给您教一个!”
她这话刚说完,学监的眼睛就亮了。
“你什么打算?”
“和以前一样吧。”魔鬼式训练,填鸭式教学,一切为了成绩!
虽然她不想这样,可时间不等人,就算她不为了永修,为自己也要这么干。
明年他们就十六岁了,若既明不中,那就要再等三年,到那会儿她的年纪就太大了。
考女官,也是越早越好。
自从做了这个决定,既明便被调到了甲班,然后甲班的所有人都开始了高强度学习。
苏叶在乙班也有尝试这种学习模式,鉴于书生们太过抗拒,她只能放弃。
再好的学习模式都不可能适应所有人,更何况是这种死记硬背,靠时间的。
这阵子苏叶每日都忙得不行,也没怎么跟莫君通信,莫君应该也挺忙的,因为他也没有来信。
直到苏叶想找篇范文,两人才又联系起来。
表是古时的一种公文文体,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
它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陈述政治请求。
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可以这样说,想走仕途的人必须会写表,并且它是乡试的必考题目。
除了表,臣民给君主的呈文还有其它类型。
汉代把呈文一共分为四个类型,章、奏、表、议,不同类型分工不同。
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周朝是历史改道后的王朝,它没有经历过南北朝时期,但历史的发展是一样的。
在这会儿,表也是所有呈文的统称。
苏叶非常感谢历史一直在发展,因为她发现呈文这东西当真不是一般人能写的。
那是既要拍马屁,还要拍的真诚,并且拍马屁的同时又要写点儿东西进去。
绝不能言之无物。
现在把呈文简化后她都觉得难,若还是分的那么清楚,她感觉自己要疯。
只是别管名字是不是简化,内容还是那些东西。
为了让自己还有书生们,能够好好学习表这种文体,苏叶向莫君要了几篇范文。
永修的信到京城最快也得二十天,莫君收到信再让人把范文捎回来,差不多就是两月后了。
虽然等的时间很长,但苏叶一直在等,只是她什么都没等到……
既明说,“他那么别扭的人,肯定是跟你怄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