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层鞋底都是用布和面糊一层层粘在一起的,晒干以后特别的硬。
“娘,我们还是学些别的吧。”
王氏把手里的针线飞快的在鞋底上穿梭着,漫不经心的回了句,“你想学什么?”
“要不,要不就学做衣服吧……”她感觉这个会容易些。
王氏连头都没抬,“那个你更学不来,老实纳鞋底吧。”
苏叶不说话了,不就是纳鞋底,没什么的,熬一熬就过去了。
然后这一熬便是整整三天,好不容易她能把针脚纳的规整些,王氏又让她学缝被子。
……
“娘,这些还是慢慢学吧,我现在得抄书赚钱。”
王氏毫不在意的说道,“考试的钱不是都交了吗,你怎么还急着存钱?”
苏叶感觉自己很苦,她就不该让这些人当甩手掌柜,考试又不是一次,后面才是花大头的时候!
“娘,咱们交的只是县试的钱,要考下童生还需要府试,最少得花十两银子,考秀才花的更多。”
王氏两眼瞪的滚圆,“你于家舅妈说秀才爷去省城考试花了几十两,我还以为她是出来吹牛,原来是真的。”
……人家谁会这么无聊,拿这事编瞎话。
苏叶默默的把针线放到篮子里,准备去抄书。
王氏拍拍自己的衣服,忙叫住她,“咱家这些年也没怎么存下钱,要不我去娘家借点儿?”
王氏的娘家离得远,平时也不怎么联系,这猛的去借钱不一定能借的来,再说她现在还不缺钱。
“娘,钱的事你和爹不用担心,我和既明都准备好了,你们照顾好家里人就行。”
这可把王氏感动的啊,眼泪哗的就来了。
“闺女啊,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好闺女呢,自己不让人操心就算了,还把狗蛋儿管的这么好。”
“……”别煽情了,挣钱要紧。
王氏可能是来了瘾,抓着苏叶感动了好久,苏叶就这么任由她抱着哭,直圆到感动够了。
县试的日子很快到来,既明并没有回家,他提前说了会在县学直接去考场,这样可以省下在路上的时间。
虽说他不在家,可家里人并没少忙活,王氏和于氏提前做了枣糕,意在早日高中。
苏二山和苏大山还去祖坟上拜了拜,苏二山不知从哪弄来一支冒青烟的炮仗。
人为的让祖坟冒了回青烟。
虽然家里准备的很充分,可还是挂念着既明,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参考。
大家一商量,决定让苏二山和苏叶一起去陪既明考试。
想着二丫还没去过县城,苏叶把她也带上了。
县试时间很早,三人寅时便出发了,到了县城时天才刚刚亮。
看着高大的城门,二丫那叫一个激动,连平时的汉子做派都忘了。
“我的娘啊,我还没见过两层的房子!”
“……”
苏叶想写本书,论见世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