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于翠成亲,这还是她们第一次见面,两人的变化都很大,她瘦了高了,于翠光鲜了。
“苏叶,好久不见了,本想去你家找你的,娘说你每日都在家里读书,没好意思去打扰。”
现在的于翠儿,已经不再是那个感觉命运不公的小丫头,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人是不是活的舒服,从眼神中便能看得出来。
苏叶从心里为她高兴,并道,“你若有时间,什么时候去找我都成,我不忙的。”
于翠儿点点头,然后拉过苏少爷的手,让他向大家道谢。
苏叶怕他再喊出爹和娘,忙赶在他前面说道,“不用谢的,不用谢的。”
后边儿苏少爷可能是饿了,一直嚷嚷着吃东西,于翠儿哄了他几句见不管用,便带着他回家了。
晚饭是吃的炒野菜和鱼汤,还有中午剩的菜包子。
二丫还是有些抑郁,没吃几口便起了身。
于氏在她身后说道,“好歹再喝几口鱼汤,你弟弟妹妹特意去河里捕的。”
二丫装作没听到一样,径直回了房。
苏叶想去看看,被老太太拉住了。
“好好吃饭!”
“奶奶,二姐她……”
“这才到哪儿,以后的委屈多着呢!让她自己好好想想吧!”
于氏本来好好的,老太太的话一出口,也放下筷子回了屋。
接下来的好多天,苏家的气氛都怪怪的,最气人的是还有个鳏夫上门提亲,并且这个鳏夫都四十多岁了。
虽说人被老太太赶走了,可二丫的名声也彻底坏了,前边儿被退了两次亲,顶多是有人说说闲话。
现在鳏夫一上门,彻底成了没人要的姑娘。
要说那王童生的娘也是真有意思,在这么个节骨眼上,竟特意跑到苏家说什么她儿子的八字和二丫没有合上。
以前是大师算错了。
这次老太太没有用鸡毛掸子哄她,而是用铁锨哄的。
虽说家里发生了不少事,可苏叶依旧每日读书学习,也不让既明懈怠。
看的莫君是佩服不已。
“你当真就不生气吗?我都跟着心乱了些。”
苏叶目视远方,缓缓说道,“生气有什么用,我又无力改变什么。”
“你想等着既明高中后,再收拾他们?”
“若既明高中了,这些人根本就不在我的视线里。”
站的高了,有些人便不再自己视线里了,这句话启发了莫君。
日后他定要倍加努力,躲避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而他,也不能一直待在这个小县城里。
于家办十二晌这日,村里只来了两桌人,亲戚来了两桌。
这其中苏家人占了一桌,于家的族里人占了一桌。
比起于二刚和季枚大婚时的场景,差的不是一轻半点儿。
于家折了一位秀才,村正又年纪大了,风光已去。
苏叶抱了抱两个婴儿,小小的,软软的,他们是于家的希望。
于二刚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好转,看上去还是呆呆的,见了人也不说话,好在能够交流也能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