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儿,你是这天华国最尊贵的郡主,就是你皇伯伯后宫那些女人,除了你皇伯母,都没有你身份尊贵。”
皇太后这么说也不算错。皇上后宫的一般妃嫔,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寻常人家的小妾,汪晴是天华国唯一的郡主,身份自然贵不可言。不过这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太后这时候说这个,让汪晴心里更是不安,可见皇太后要说的不是小事。
“太后娘娘言重了,晴儿到底是个小辈儿”
太后笑笑,拉过汪晴的手。
“晴儿,你可知道,国不国,则民不民”
汪晴想起成婚之前那次入宫,太后也是这样拉着她的手说,“有国才有家”。
“晴儿虽然才疏学浅,但是也晓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如今我天华正是太平盛世,皇祖母为何有此忧虑。”
“晴儿,你看下这个”
太后将旁边的几个奏折递给她。
汪晴打开奏折,是荆州的知县大人上书的,前面洋洋洒洒一堆都是指责护国公驻守荆州期间的失职之处,汪晴知道最让皇家忌惮的是最后那一句话。“臣恐护国公已变节,与苗疆动乱有勾结。”另外还有几本奏折,分别是之前护国公在不同驻地的失职与异常的奏本。
奏折肯定不会是地方呈来交给太后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奏折是皇上交给太后的,也就是说,这是皇上授意太后娘娘交给自己的。
“皇祖母,这断断是不可能的,虽然我与护国公夫妻相处并不长久,但是护国公可是开国功臣,怎么可能与苗疆的人有所勾结。这其中定是有什么误会才是!”
“晴儿,我知道你不愿意相信,哀家也不愿意,但是无风不起浪,所以我希望,你去核实一下这个事情的真实性,毕竟,朝廷也不愿意冤枉了忠臣。”
汪晴沉默了。
“核实”?说白了不过是叫她去暗地里调查这个事情,怪不得不正常召她入宫,怪不得要屏退左右。
“晴儿,哀家知道你与南宫世子感情好,但是,你要知道你代表的是皇家,如若他们真有谋反之心,届时,又怎么会有你的容身之地。”
汪晴知道这是太后在逼自己表明立场了。如果南宫家真的谋反成功了,自己作为前朝的皇室成员,下场可以预见的凄凉。如果谋反因为自己的调查,没有成功,自己作为皇室成员自然可以全身而退,那么南宫离一家,就要九族尽丧。当然这一切是基于护国公确实有谋逆之心,如果没有,自然一切都不成立。
自古以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最难揣测的便是帝王之心。汪晴担心的是,皇上在意的不是护国公有没有谋逆之心,而是,有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定他的谋反之罪。
“晴儿知道了,皇祖母放心,晴儿永远是这天华国的郡主!晴儿知道该如何做了”
汪晴只能在太后面前选定立场,无论实际何如,表面上只能这样。
汪晴默默将基本奏折放到旁边的桌子上,这些奏折除了荆州知县的是近期送来的,别的已经时日不短了,看来太后赐婚之前,就有这个打算了。也许为自己赐婚,也不过是为这件事做的一个铺垫而已。
皇家怎么会有亲情,唯一的孙女的婚事,也不过是一步棋而已。这个认知,让汪晴遍体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