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也上前一步。
“臣也觉得,太子所言甚是。此时若派别的官员去代替护国公,可能会起到反效果。护国公所带的兵,在他手下多年,若此时突然交给别人,难免会有磨擦,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战场上瞬息万变,未必能等新将领与兵卒相互适应。”
吏部负责官员的调配,自然懂得,上下级的这种微妙关系。不得不说,这一点也是说到了皇上的心里,他也有这方面的忧虑,虽然他很想换下护国公的兵权,但是,这却不是一个十分恰当的时刻,有可能导致荆州的失守,荆州成千上万的百姓会因此流离失所,这不是一个明君的作为。
礼部侍郎顾言紧接着道。
“臣也赞成太子之言,百善孝为先,南宫世子有此心,也算难得,皇上何不成全了他一片赤子之心”
户部侍郎李凌出列。
“如今国库紧张,长久之战并不适宜,若是南宫世子此去有利于尽快结束战争,臣也举荐南宫世子。”
群臣之前不敢吭声,是唯恐皇上点了自己的名字,让自己去带兵。此时观皇帝面色,想来南宫离所求已是十拿九稳之事。也纷纷附议。
“臣附议”管他谁去,反正不是我去就好。
“臣也附议”有人去就行!
“臣也建议南宫世子去!”有个人去,我就安全了。
“既然众爱卿都觉得,南宫世子是此时最合适的人选,那朕就准了。”
“南宫离,朕命你带三千精兵,前往荆州驻守。你到那之后,派一队精兵护送你父亲回京城养伤。荆州条件肯定没有京城好,护国公回来也好早日康复。”
其实,赶路什么的定然是不适合养伤的。但是没法子,皇上肯定不放心,他们一家都在荆州,皇上既然已经怀疑他们会造反,肯定不会同意的。所以南宫离一开始就说的是将父亲换回来,父亲在京城,就等于在皇上的手里。人质在手,皇上自然就会放心。
“臣南宫离领旨,谢主隆恩!”南宫离行了一个大礼。
“皇上,儿臣觉得,南宫世子虽然武艺高强,但是并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儿臣手下有一个能人,原是朱桓朱将军的副将,名唤郭源,此人擅长排兵布阵,或许能帮到南宫世子”
对于这个建议,皇上自然是满口答应的。说起这朱桓朱将军也是个人物,鲜有敌手,只是死得比较闹剧。武将生猛,吃饭也是,朱桓将军就是吃饭被鸡骨头卡住喉管取不出来,才死的。当时也是闹得人尽皆知。所以为什么说吃饭要细嚼慢咽,你若是细嚼慢咽,有个那么大的鸡骨头你能不知道,还能被卡住?
皇上自然知道太子举荐的,肯定是太子的人,但是皇位本来就是要交由他的,若此去能有人监视南宫离的一举一动,又能为皇儿稳定势力,自然史一举两得,又怎么会不同意。
“哦?这么说来倒是好事。好,那就让他随南宫世子同去,官职依旧是副将,待回来之后,可以酌功绩进行封赏”
待说完,又转向南宫离。
“南宫世子,你觉得如何?”
“太子殿下考虑周到,臣谢过太子殿下,谢过皇上!”
南宫离怎么会不明白,这等于就是在自己身边埋下了一个眼线,但是他也知道,这是太子肯帮他说话的代价。
“那好,朕命你回去准备准备,三日后启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