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离开春城
不愧是国家最早生产客车的城市,春城街道上的有轨电车是真多呀,韩立此刻就随意的坐在一辆“老摩电”上,选择了一个紧挨窗口的位置打量着这座城市。
春城市无愧于它的名字,最起码这里的街道绿化非常的好,街道两边的树木很多,可惜现在已属深秋街道旁边树上的叶子少的可怜,不过夏天的时候这里一定是绿树成荫的景象。
街道上除了有轨电车以外最多的还是自行车,偶尔还有一辆老华沙轿车驶过,这时候韩立在车上听到有位婶子在跟身边的人小声的说着话。
“哎,我跟你说,根据内部消息大众剧场南边的轻工业门市部,明天又会来一批不要票的搪瓷品,咱们早点过去排队去晚了可就买不到了。”
“真的?那可要起个大早了,刚好我家那口子的表妹要结婚了,原本我们还打算去淘换张票呢,不过这次要是能买到个搪瓷盆就能省下一大笔的开支。”
“谁说不是呢,这一到冬天各种喜事就变多了,现在用不上买回来留着备用也好,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接到亲戚朋友结婚的消息。”
“那我们早点起,争取多买两件。”
韩立听到这里就想起在饭桌上侯秀娟一家给自己介绍春城时的情况,这里除了那几个大型企业以外,比较出名的就是春城搪瓷厂生产的“火炬牌”搪瓷制品。
搪瓷厂的产品众多有,有面盆、菜盘、杯碟、仿瓷杯、机制口杯、汤锅、金线碗、茶盘、汤盆、痰盂、炒锅等等。
春城“火炬牌”的搪瓷制品除了供应商店系统以外,对一些单位还承接定制服务,只要你拿着相关的证明文件,可以选择在相关物品上印上一个大大“奖”字,还有你们单位的名字。
第二天一大早,韩立在房间里面简单的活动了一下身体。
至于雪绵豆沙就更难得了,它是伪满洲宫廷御宴上的名菜之一。
“又是这帮该死的街溜子在祸害人。”
韩立在这里下车以后,看着二商店旁边石阶上竖立着浓浓洋味的欧式老路灯,点缀了一丝异国风味。
原来家人在跟韩立分开以后,他们找到了一个相当有名的医生,采用韩立刚才的办法请人家重新诊断,最终得出的结论一般无二,甚至连开出的方子都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而且那位医生在饮食和日常方面说的还不韩立呢,这让侯秀娟在娘家这里顿时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可不是吗?他们这些人下手黑着呢,我同事的儿子被抢时反应很快,结果这些人从挎包里面掏出来板儿砖、钢管儿、链儿锁呼呼的就砸了过来,当时好悬没闹出大事。”
在侯家人的介绍下韩立得知,春城最有名的是一商店、二商店、三商店、四商店、五商店,他们里面买的东西都差不多,但是他们推荐二商店,一个是交通便利,另外一个可以从旁边的“斯D林大街”往南没多远就是广场和非常有特色的工人文化宫。
新民大街呈南北走向,这里原先叫“顺天大街”是伪满洲四部、一院、一衙的所在地。
听人劝、吃饱饭,韩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欣赏这座城市,有人给出了自己比较好的路线他为什么不接受呢。
至于伪满遗存的皇宫在另外一个方向,想要去游玩今天有点太赶,改天专门跑一趟最合适。。
从这里离开以后坐一段公交车就可以来到新民大街,这里有好几个伪满遗存的建筑可供远观。
韩立挂断电话以后在街上随便找了一家饭店,进入简单的对付了一口,找个旅馆休息今天一天就已经过去。
“这。”
“哥,这边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打算明天就回去。”
韩立看到这个场景心里面不由的吐槽了一句,这不就是后世的飞车党和四九城抢军帽的集合体吗?没想到春城这边竟然玩的这么野。
“我这两天已经逛的差不多了,所以就不跟着大家一起玩了。”
不过韩立想走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早上依旧是侯秀娟的哥哥过来请他们吃饭。
其中的熘三样和雪绵豆沙还是侯秀娟父亲专门去后厨,找到掌勺的厨师特意给做的。
不过这种奖品大多都是搪瓷杯、搪瓷碗和搪瓷脸盆这3件,上面印刷的字大多也都是“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这时候车上的其他乘客也看到了这个情况,于是就纷纷开始骂道。
“去年施行了单位农场,很多人都被安置在离城市很近的地方,他们有的人就跟上班一样,早上骑着自行车去乡下,下午骑着自行车回家睡,那日子别提有多自在了。”
先要把豆沙调好味道打成团,然后裹上打发好的蛋白,炸到表皮微黄捞出来,撒上白糖即可。
侯秀娟那边极力的劝说,甚至还要让她大哥和牛大海过来接韩立,不过都被他给拒绝了,
春城搪瓷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处理一批一等品以下的产品,不但不要票、价钱也不高,每一次售卖都会引得大家抢购,有时候还不一定能买到,销售地点就是刚才那位婶子说的“轻工业门市部”,这也算是春城当地人的一种福利吧。
这里出入的人流也不少,韩立顺着人流走进了这家在当地有名的商店。
接下来韩立还特意去逛了逛当地有名的圈楼,在里面转了个圈买了点牛肉和新鲜水果就顺着斯D林大街来到广场和工人文化宫转了一圈,随后就乘坐有轨电车就来到了新民大街街口。
“抓不到人家被抢只能自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