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两眼微眯,一脸平静的问道:“尔等船上,还剩多少燃烧弹?”
徐祥连忙回道:“启禀殿下,每艘大船上还留着五颗燃烧弹。”
朱棣道:“如此,每艘船上再补充四十五颗燃烧弹。”
“四十五颗?”
徐祥一急,急忙道:“殿下,四十五颗是否有些……”
朱棣脸色一沉,“嫌少?”
徐祥猛的打了个激灵,连忙满脸讪笑,“殿下误会了,四十五颗燃烧弹,再加上船上留的那五颗,便是五十颗。
这些燃烧弹放在微臣手中,一颗便可就换得随十个二郎们的性命。”
朱棣已经有些不想理会这厮,直接扭头看向郭安。
“咱听说,郭卿这两日又给工正所与铁冶所、玻璃作坊拿去好几份图纸?”
郭安道:“回殿下,应该为两份。”
“才两份?”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可惜。
郭安无奈道:“殿下,微臣也想一日便给工正所、铁冶所、玻璃作坊这些作坊拿去数十份图纸。
但是,现如今我燕王府识文断字,还会计算的数字的匠户才有几个?”
“……”
朱棣张了张嘴,便再次说道:“现在工匠学堂已经有了数个五十个匠户,还有一百二十个匠户子嗣。
本来,那些读书人听说是教那些匠户与匠户子嗣读书识字,都不愿前来。
还是本王给他们每人涨了一两薪俸,他们才愿前去。”
闻言,郭安有些愠怒道:“这些读书人竟然如此傲慢?”
朱棣一脸无语的看向郭安。
郭安嘿嘿一笑,宽慰道:“还请殿下放心,只要他们能将这一百多个匠户与匠户子嗣都启蒙完,并教会他们算术,这些工匠们制造出的物件,可给殿下将给那些夫子的俸银百倍、千倍的赚回来。”
朱棣轻哼一声,并没多少喜色。
“那些读书人如此恃才傲物,全因咱府上没多少可用的读书人。现如今,就连应天城内,都有一些贼官上蹿下跳,说咱整日沉迷于工匠之术,而不去教化百姓,有失教化之责。”
郭安淡笑一声,说道:“那殿下便在北平府,再建造一座书院。”
“再建造一座书院?”
朱棣眼睛一瞪,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郭安,“郭卿可知供应一个稚童启蒙,再到读书识字,一年需要花多少钱?”
郭安问道:“殿下,一个稚童一年花二十两银子够否?”
“二十两?”
朱棣一怔,好悬一口气没喘过来。
“书院是咱府上建造,纸墨笔砚,都是咱府上的工坊制造。甚至于,就连那些书籍,也都是咱府上工坊印刷。
一个书院只会多上十数个夫子而已,何须二十两?”
“如此,那殿下怕甚?”
郭安淡淡一笑,“如今,殿下府上也正好缺少可以供应殿下驱使的读书人,至于外面寻来的读书人,也不会那般可靠。
殿下不妨直接建造一座儒家书院,可任由府上那些官吏的子嗣去读书。
另外,殿下那种庄子内的那些佃户子嗣,也都可入读。
要是宛平县、大兴县那些农户士绅子嗣,也想进入书院,也不是不可以。”
朱棣问道:“如此,岂不是至少会有上千子嗣来书院内入读?书院岂能放下那么多的学子?”
郭安毫不在乎,“殿下只需将那书院建造的大一些,不就可以放得下了。”
朱棣不由再次气急道:“北平府内怎会有那么多的夫子?”
郭安随口道:“殿下,只需提高夫子的薪俸,总会有夫子前来吧。”
“如若没有夫子前来呢?”朱棣又问道。
郭安回道:“那便请殿下担任书院的山长一职。”
朱棣一惊,“让本王为书院山长?”
郭安道:“书院为殿下花钱所建,夫子薪俸也是殿下所出,甚至于就连那些学生的纸墨笔砚,也都为燕王府所供应,殿下不为山长,谁敢为山长?”
听此,一旁的徐祥也连忙跟着奉承道:“殿下,郭长史所言极是,殿下合该为书院山长。”
朱棣再问:“如若书院的夫子还是不足?”
郭安道:“殿下,此事应寻道衍法师。”
朱棣一愣,“你要是让道衍法师去咱的书院当个夫子?”
郭安一怔,随即连连点头,“殿下所言极是,道衍法师精通佛儒道三教,仅仅让他教导一些学生启蒙,或是学儒家学识,想必是足够了。
而且,微臣还听说道衍法师与佛儒道三教关系都不错,要是请道衍法师去大明各处寻来一些大儒,请那些大儒在殿下建造的书院讲学,想必应该会吸引来很多读书人。
到那之时,殿下书院可当夫子的读书人,必然少不了……”
朱棣微微摇了摇头,说道:“郭卿应当知晓,大明南方士林的读书人远远超过北方,很多读书人都喜欢往应天城跑。
至于剩下那些读书人,要么守在老家当个乡绅,又或者一些钻研学识的大儒,则是都会隐入深山老林,轻易不会出来。
哪怕咱让道衍和尚去请,恐怕也请不来几个……”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