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之前赵括没有踏破长平大营,在那里缴获无数的话,那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秦军上下,谁也不知道赵括手里,现在还有多少粮食。
但肯定不少。
营啸以后,逃出来的人巴不得赶紧跑,哪里还会去拿自己的辎重。
但是秦军高层,知道自己的粮食,只剩不到十天了。
因此之前白起借口防止粮草被毁,将粮草全部聚集在最后方的高平关那里,定量发放。
其实,心里也是做好了打完这一仗,就撤军的打算。后勤实在是跟不上了。
凭空投降二十多万人,多了这么多张嘴,那秦军的粮草,怎么还能撑下去。
而赵括主动过来请求秦人释放俘虏,原因在于作为穿越者,赵括知道,按照历史,这些俘虏极有可能被全部坑杀。
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二十多万人,身后是二十多万个家庭。
如果真的按历史那样被杀了。那么赵国上下,家家带孝,人人披麻。
那是赵括作为穿越者,绝对不忍心看到的。
然而,赵括的行为,让秦军觉得赵括的后勤状况应该很好。
不然怎么在前方辎重被烧毁以后,还主动讨要俘虏。
“不如把他们的右臂都砍了。再放回去。这样他们也没有战斗力了。让他们赵人拿城池来换。”蒙武说道。
王翦闻言摇摇头:“赵括没有割让城池的权利,他不是国君。等到两国使臣扯皮完毕,我们早就饿死了。最后反而便宜了长平关外的魏人。”
白起依然沉默不语。
他的手心里,紧紧握着一张丝布。
范雎亲手写的。
将军为何而战?吾王为何而战?
白起是为了什么而战呢?当然是为了胜利,为了军功。甚至可以说,白起就是为了战争而战的
他天生就属于战场。
可是,秦王呢?
秦王是为了什么而战呢?
秦王是雄主,当然想要一统天下。
所以他励精图治,增加国力,发动战争。
战争的本质,是掠夺和削弱。
掠夺敌人的土地,财富,人口。
削弱敌人的实力。
土地?看样子是保不住了。秦赵两军都是强弩之末,上党看来是要被黄雀在后的魏国拿下了。
财富?上党可是穷得狠,秦国打上党,为的不是财富,而是为了通过上党进军中原。
人口?这些俘虏的家人都在赵国,怎么会愿意跟随秦人回去呢?
就算大部分俘虏愿意,然后被打散放入秦军。
拿到了武器。
但只要有俘虏造反,其他俘虏会不会一起造反?
就算他们没有造反的心,秦军敢放心的让这些俘虏睡在身边?
秦军也只有三十多万而已,赵军俘虏有二十多万呢。
而且,秦军现在,还要面对赵括的二十万赵军和身后的魏军。
没有太多时间去消化这些俘虏。
而且,粮草不足。
眼前,对于秦王来说,这场战争的目的,只剩下削弱赵国了。
尽可能削弱赵国国力,让下一任秦王在统一路上不要面对这么多障碍了。
白起明白,范雎的意思,也就是秦王的意思。
二十多万赵军,也就是二十多万男丁,背后是二十多万个家庭。
他们可以劳作,可以生产。
就算右臂被砍断了,他们也能生育。
繁衍后代。
甚至等后代长大的时候告诉孩子的,当初我这条手就是秦人砍的。你一定要给我报仇,把秦人都杀死。
白起已经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