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写着地点,顾青璃说的关键的那一句,念起来就像是童谣里的一句,凤惊澜玩味的道:“怪不得你要说一句前朝童谣。”
“臣女写的这个,跟她写在信里的几乎没关系,是她生前喜欢哼唱的,就是不知道舒太妃身边的旧人能记住几句了。”顾青璃的神色瞬间变得肃然:“王爷,我真的很需要钱财,用以填充军费。”
“此事本王会尽快给你一个答复!”凤惊澜把纸条叠起,收进了袖口:“顾小姐是不是经常临摹本王的书法?本王瞧着这次的字跟上次的药方是一样的字体,跟本王的字体很像。”
顾青璃后背不由僵硬,她过去临摹的字体最多的就是凤惊澜的,他虽然不是名家,但是他的字里,铁骨铮铮,气势飞宏,她非常喜欢,现在一写字,便忍不住显露出临摹的笔迹来:“幸而得了一本广平贴,献丑了。”
广平贴是他十几岁时随便乱写的,谁知道被哪个溜须拍马的人,校印成了字帖。
凤惊澜的眸光落在顾青璃的面上:“这地址写的如此详尽,应该十天半月必有回信,除了风水先生之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到。”
不提笔迹之后,顾青璃的僵硬稍稍缓解,她把写字的东西收在盒子里:“太子殿下如此着急,应该会派出心腹暗卫吧?”
真聪明!
凤惊澜在心中赞叹了一句,启唇道:“本王已经收到消息,戎族在边境真的有动作,朝廷里有人主张送粮食给戎族,尽量不要开战,劳民伤财,只为彰显大国风范。”
“主和也能被他们说的如此清丽脱俗的,边境那些死伤的将士,那些因为家里男丁战死的鳏寡孤独会不会答应!”顾青璃冷哼,她说完那句话之后,抬头问凤惊澜:“主和的是江阁老跟顾丞相?”
“基本主和的都是文官,江阁老跟顾丞相正是文官之首,文官高坐庙堂,不知道边境实情,所以不用管他们,”凤惊澜问道:“如果需要镇国公府有人出战,谁去合适?”
凤惊澜这么问,是出战的人会有变动?
如果有变动,岂不是跟上辈子的进程不一样了?
此事决不能发生。
顾青璃压下心头的急迫,尽量淡定的道:“镇国公府上谁去都合适,甚至是我也可以,相比较而言,大舅舅杨素跟三舅舅杨进去最合适,”
凤惊澜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为什么不是你二舅舅?”
二舅舅性情耿直,哪里会写信跟她求救?他只会写折子上报,此时太子已经把控了大部分朝政,送折子上报,跟送死又有什么区别?
顾青璃苦笑着摇头:“二舅舅骁勇善战是把好手,但是遇事应变不如另外两个舅舅。要不然二舅舅杨朝怎么会是勇武将军呢?连陛下都知道臣女这二舅舅只会蛮干。”
“有没有好心人买下我们姐妹两,我们能洗衣服,能做饭,吃的不多……”
“家逢灾变,实在活不下去了。”
马车外,传来两个小姑娘的恳求声。
这样当街卖身为奴的人,每逢灾年比比皆是。
凤惊澜用手快速指了一下外面:“顾小姐,你需要买两个细心的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