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近了,家家户户开始筹办节礼,街上多了卖年画,春联的小摊子。
金氏叫丫鬟给每个人都倒上了热茶:“今年我们府里,头一次是五个媳妇齐了,加上小姑子,我们六个人一起盘算一下节礼怎么置办,整理出来的铺子先搁置一下,家里亲戚多,要打点的也多,节礼不能筹办的太晚。”
马氏捧着热茶暖了暖手:“大嫂说的是,置办的晚了,东西也置办不齐,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
置办节礼算是家里的大事了,顾青璃不在,总觉得少点什么。
小凤氏碰了一下大凤氏:“四嫂,青璃不在!”
大凤氏问道:“大嫂,要不要把青璃叫来听听?”
“不用叫她来,”杨凝道:“她主意大,不是瞎指挥,就是直接做主,照着她来,非败家不可。”
“姑姐,起码要叫青璃也学学如何办节礼,她迟早也是要当家做主母的,”大凤氏听着这来自亲娘的嫌弃,她可不敢嫌弃顾青璃。
杨凝闻言,有些犹豫:“要不,把青璃叫过来?”
“还是我们几个盘算吧,青璃上山接季涛先生去了。”金氏见几个人有把顾青璃叫过来的打算,忙出言打消她们的念头。
“我就说她主意大吧?出门都没给我说一声,”杨凝言语里有些幽怨:“谁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来着,我这女儿都漏风漏成了渔网了。”
“哎呀!”金氏假装打自己的嘴:“倒叫你吃上我的醋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大嗓门,我走过恰好听了一耳朵,要是去追,这会子可能没出门。”
马氏跟王氏在一边笑的前仰后合的:“小姑子居然吃大嫂这醋,哎哟喂!”
“快快快,叫人把青璃喊回来,叫她看看她娘亲居然吃这种没所谓的醋。”
“二嫂,三嫂,你们就笑吧,”杨凝被笑的脸都红了:“反正青璃够漏风了。”
哪里有女儿盼着母亲再醮的?
顾青璃就敢,不仅敢,还想盼着有弟弟妹妹。
不是漏风是什么?
此时顾青璃叫人套好了大马车:“红袖,你去拿几个大棉靠垫过来,车里放两个小火炉。我去见外公,等我回来,我们就出发。”
镇国公在擦拭他的兵器架子,一排大小不同的紫金锤,是他的珍藏,擦到哪个,他若是兴起,便拿起来比划几下:“一百斤的紫金锤,老夫还是武的动的。”
“我外公自然是老当益壮,别人都不能比的。”顾青璃掂了掂一百斤的紫金锤:“我也就是勉强拿的起来。”
“赶紧放下,放下,你没弄过这种东西,小心伤着自己,”镇国公放下手里正在比划的紫金锤,快步走过来,把顾青璃拿过的紫金锤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