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说完也不管魏忠贤与王体乾还有妙相,自己又弄起他的浴火飞莺,脸色也专注得多了。
此时三人都也是心思不一,他们知道朱由校说不怀疑,其实朱由校自然也有怀疑。
可三人都是大明的重臣,朱由校也不会完全怀疑三人,那真的怀疑了又无人可用了。
同时也提醒着三人,若是有人来挑拔朱由校怀疑他们三人,那么朱由校也同样会如此对待他们。
最后的话其实也是有意无意之间说起,妙相不知,可王体乾与魏忠贤却明白,懿妃娘娘能好转过来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皇上身边有超凡之人。
……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
王穿离开御花园却并没有离开皇宫,而是直往后宫安置秀女的地方。
刚才在御花园与魏忠贤妙相的一番辨解,也让王穿心里舒适,可此时魏忠贤与妙相的联手,又让王穿有些郁闷。
他想到魏忠贤会只顾自己的利益却并没有想过,妙相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之人,明知此事是魏忠贤有意刁难于他,可他最后却以如此方式为自己度过了难关,而且还无形之中讨得功劳。
从另一方面来看,若说馒头庵的妖人很有可能就是三阳法王,这一点王穿可以肯定。
而且从一开始知道是福德寺抓走了三十二个学童,最后再推测学童转移到了承恩寺,说明妙相与玉树必然是早有勾结,而既然大成法王已死,此时又嫁祸于三阳法王,借此机会除掉三阳法王,那么由此可见二人其实并不可能是勾结圣法教的内奸,那么其内奸极有可能就是金禅法王。
而原本的猜测虽然难与确定,却也因为此事而明郎了许多。
而且馒头庵是无生老母的地盘,无生老母与倭人勾结这是不争的事实,妙相之所以能借馒头庵来办此事,必然是取得无生老母的允许,这样综合算起来,妙相必然是圣法教之人必然与倭人有勾结的事实已十分明显。
而这也让王穿忧虑更甚,以前只是猜测,现在事情却已明确了反而不好办了。
若圣法教已控制了洛阳的金禅派,那么事情就复杂得多了。
而且依此来看,昨夜并非是妙相与玉树出手,而是魏忠贤下面的其它法王出手,那么魏忠贤与圣法教有没有勾结,福王与圣法教有没有勾结这一连窜的疑惑让王穿更是担心不已。
但事情虽然复杂多变,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倭人的阴谋欲图吞并中原。
王穿想到现在的局势,心里也是寒意大增,此时全国各地都有可能已被圣法教渗透,若此时倭人与后金合伙来攻大明,大明用不了多时必然会土崩瓦解被吞食殆尽,怎么可以稳定大明此时的局势呢?
王穿想到了几个老王爷,此时也是微微一笑,若说几个王爷分布于各地有了封地,又各有自私之处,但只要纵然京城有危,那么最后也会有朱氏皇族可以支撑着。
而且这些王爷只要受封之后在大义之上必然会支持此时的皇上,同时也削弱了圣法教在地方的势力,只要全国有一块地方不被侵吞,那么就留有希望,也会给倭国后金以威胁。
当然虽然情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但王穿知道只要抓住机会,打败妙相,打败魔尊,其实就可以瓦解圣法教的基础,再利用后金,倭国与大明的三者牵制关系,或许可以击败倭国,击败圣法教,甚至于击败后金。
其实此时的局势,对于后金也并不有利,也会让后金认为大明勾结倭国想借此机会夹击后金,那么若倭国登陆朝鲜,大明也登陆朝鲜,后金自然不会再帮倭国,必然会阻止倭国。
那么大明与后金其实是可以联合起来共抗倭国的,这样一来,倭国必然会被三方夹击于朝鲜半岛之上大败而归。
而若最后再借助于朝鲜与宁远边关夹击后金,那么后金自然也会大败。
这里也是后面部分与倭人后金大战的基本思路,同时也为袁崇焕最后因为通敌的原因而被处死埋下伏笔,大义与小节,有的时候难与双全,就好像今年红的满江红一样,只是世人少知其原由而已。
当年岳武穆非是愚蠢之人,不会不知道此时现代人所说的过节与人情世故,对于两帝之说,其实并非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岳武穆之死其实是就大义而舍小节之举,这与古代大部分文人志士的志向与牺牲精神一致。
莫须有其实真的就是莫须有,以岳武穆的如此才华,满江红,小重山等等又怎么可能是不懂世故之人,让人如此轻易制死呢。
纵然是秦会再奸也是不可能的,毕竟秦除了弄死岳之外,在历史之上并无其它流传的恶行,更无可以说得上的功迹事业,说明此人其实不过如此。
其之所以留名臭名千年还是因为岳武穆的伟大而已,不必因为岳武穆的伟大而把奸人也弄得很有本事一样,这就与历史相背了。
只是想来古代中国但凡执大义者都不会过大决个人得失之小节,宁死以死明志保全大节,也不会在乎后人之说了。
王穿边走边推想着,虽然他知道一些已经发生的历史,但对于现在的王穿来说,其实过去是无,将来也是无并不敢确定历史会朝着自己所知道的局势发展,未发生的事永远不可能成为历史的指导,纵然是已经发生自己知道的其实也未必真实,而且更无从考证,更何况王穿是不是穿越了,还是本来王穿就是大明天启之人,此时王穿都不能肯定了。
那么此时去见圆圆又是什么目的呢?
其实也是王穿一直疑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圆圆等人从三百年后而来之后,难道说此时大明的人会知道有这些事会发生,再利用这些穿越之人达成目的吗?
这说起来就太过玄乎了,反正王穿是想不通,用现代所学也是解释不清楚的。
而且依此时的情形,显然无生老母与妙相并不相信这些从三百年后倭国而来的女人所认知的话是真的。
没有人会相信自己会是失败者,更不需要改变什么所谓未发生的历史,三百年前的人所言的历史,对于现在大明天启的人就是未来,就是未发生的事,谁会相信呢?
就算是回到现代二战之前,那三个轴心国自然不会相信自己会失败的,也不会此时这些倭人女人所认知的事实,就好像此时的妙相,他觉得他所成就的就会是历史,而不是几个三百年后的倭国女人所说的历史。
当然王穿也是这么想的。
“选秀史大人,秀女居住的秀女宫已经到了。”
领着王穿来的一个小太监此时也是提醒着王穿。
刚才他走在王穿前面,见王穿低头沉思,也不敢打扰,只是默默的带着路,此时已经到宫门前了也不得不提醒王穿。
“哦,这就是安置秀女的地方吗?”
王穿抬头一看,院门上也有一块牌牌,上面写着秀女宫三字,皇宫礼部所设的宫到是一样,都是留置秀女的地方,而皇宫管制更严一些,这些秀女需要培训的规矩礼仪也更多。
无论最后谁入选,其实秀女都要严格的进行皇宫礼仪的培训,从这一点来看,其实对每个秀女都是十分有利的,但古人却并非如此功利的想法,对于现代人来说,或许这就是机会,就是出人头地的机会,会争得头破血流的。
古时的许多秀女,特别是大明的秀女,家室清白,可家室条件并不会太好,能进皇宫接受最高级的礼仪培训,说起来也算是一种福气了,只是这种福气或许要过几百年后才能真正体会了。
“公公,今日在下受皇上之命前来看看这些秀女,也是奉旨而为。
不过秀女也太多,在下也忙不过来一个个的看,不知这里可以安坐安闲的地方,让在下可以慢慢查看。
而且你只要把三百名秀女的名册给我,在下想单独抽查一下这段时间以来这些秀女的表现,看看是否满足皇上及皇后娘娘的要求。
过几日就是真正选秀的大日子了,会不会弄出什么纰漏出来,以影响皇上威严,这可是关乎我们大家生家性命之事呀,在下不敢轻视呀。”
王穿也是语气里带着官味,而且也带着威胁,其实只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办自己的事,不为其它人所叨扰而已。
作者题外话】:君子有义,庶人无情,或许这就是此小说的结局,纵然有心,在下也无能为力,不能尽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