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往往大的东西就不那么灵巧。
就拿大象来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亚洲象肩高2至4米,体重3至5吨。非洲象肩高3至4米,体重5.5至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7米,体重3.5吨。
这样大的体型,让大象的灵活度相较于其他动物来说其实非常低。
像是猫狗之类的小动物,摔倒多少次都能爬起来,但大象往往一摔倒受到的伤害就是致命的。
而且大象的四肢也是非常笨拙的,全身上下只有鼻子比较灵活。
换成机械臂也是一样,郭远现在想的尽可能的提升机械臂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
因为机械臂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断肢重生。
如果可能的话,郭远甚至想把外接的机械臂也纳入人体的这个大系统里。
实际上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人类通过大脑和神经系统下达指令,然后传输到目标肌肉群,肌肉群的肌肉收缩或者伸开,然后人的肢体就会运动。
这个中间的时间正是人类的反应时间,科学证明,人类反应速度的极限是1 00毫秒,也就是0.1秒。
实际上如果机械臂的响应时可以达到0.1秒,那郭远就非常满意了。
只可惜目前机械臂的响应速度大概是0.3秒到0.4秒左右。
如果去年互联网上吵的沸沸扬扬的室温超导材料是真的话,郭远根本不需要费心思考虑的怎么达到0.1秒的响应速度,只需要在线路上更换这种材料就一切ok了。
可以它是假的,所以郭远不得不自己思考起执行传输和动力系统发动这两部份的耗时数据,希望能找到自己破局的点,然后优化机械臂的响应灵敏度。
电机的响应速度肯定是大于液压系统的响应速度,只是电机提供的动力上限比较小。
思考了一会之后,郭远忽然觉得,自己或许应该思考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电机提供的动力上限拔高,至于缩短液压系统的响应时间那就不是一条有前途的路。
电的应用未来只会越来越广,走电机道路更有前途,而且还有利于简化机械臂的结构。
想到这儿郭远翻看了一下现有的机械臂设计,郭远将之前所有的机械臂设计图回顾了一遍之后,确认这个思路确实可行。
明确了目标之后,郭远立马唤醒了01:“01。”
“我在,郭远先生有什么吩咐?”
“01,帮我收集高功率伺服电机的详细资料。”
“好的郭远先生,资料收集中.资料收集完毕,已传送到您的电脑,是否打开?”
“打开。”
郭远话音刚落就看到了桌面上的新文件夹,被01点开了。
郭远大致翻阅了文件夹内的资料和文档。
这里面的内容包含市面上已经上市且性能最优秀电机的详细资料,甚至文件夹中的部分资料明显能看出就是某企业的内部资料,这些资料文件中明显注明还在研究阶段。
这就是01厉害的地方,他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拿到一切想要的资料,互联网对于01来说没有任何秘密。
郭远看完以后说道:“01,把国内的相关专利剔除出去。”
“好的郭远先生。”
得到了郭远的命令,01把文件夹中国内的专利删除了。
郭远很愿意使用01给他带来的便利。
但郭远却不会直接拿国内的生产资料来用。
试想一下,01直接黑入某家企业的研发资料库,然后提前一步申请专利或者发布产品,那对应企业的前期研发投入就会打水漂,甚至企业也会因此倒闭。
国内发生这样的事情坑的是自己的同胞,郭远肯定不会这样做。
国外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外国人的死活郭远一点都不在意。
随后郭远继续翻看文件夹里剩下的这些资料。
很快郭远就在众多资料中找到了一份比较合适的,从资料上的公司名称郭远就能知道这是一家德意志企业的资料。
01特意将资料进行了翻译,呈现在郭远面前时是中文。
把这份资料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后,郭远有了思路。
“01,按照这份资料建立一个3D模型。”
“好的郭远先生。”
几分钟后一个电机的3D模型就出现在了屏幕上,郭远让01按照自己的思路对模型进行改动和调节。
借助01的超强运算能力,郭远有信心设计制造一款符合自己机械臂需求的电机。
之后的一周时间郭远一直在忙电机的事情,在01的帮助下,郭远以那份资料为蓝本,重构了数百次,终于得到了一款符合自己要求的电机。
现在就是把这款电机生产出来,看看具体效果了。
郭远想了想把任务交给未来科技投资的那家机械臂公司,周颂丰拿到电机的设计图后只是扫了一眼就再也挪不开视线了。
“老板这.”
“别多问,先把东西造出来。”
“好。”周颂丰点了点头就去工作了。
两天后,郭远拿到了两款电机。
这两款电机的内部构造完全相同,不同的体积的大战。
一个有小型发电机那么大,另一个只有成人拳头大小。
“不能再缩小了吗?”
“不能了,老板这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我们的机床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想要继续缩小,要不就是买到德意志或者是米国那边最先进的生产机床,要不就是请上头帮忙。”
“这样啊!那测试过性能没有?”
“测过了,这款电机的能源转化率高的不可思议,提供的动力上限是德意志那边同等体积最先进电机的3倍,这还是咱们的精度不够的情况下,如果精度能提高一些的话,应该不止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