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还想跟常继祖多聊几句,却看见一名身穿青袍官服,官服上还绣着白鹇的官员,手里抱着书,走进了大本堂。
常继祖心中一动,绣的是白鹇?这是五品官啊,看着年级还挺年轻,难道是咱们这些人的老师?
还真让常继祖猜对了。
这位抱着书进来的官员,还真就是今天大本堂的任课老师。
他将书放在讲堂上,手中拿起一把戒尺,敲了几下桌子。
“都回到自己座位上去!”
正在嬉笑的朱勇一伙却好像没有听见一般,依旧在那里嬉闹。
而李琪是多么有眼色的人,看这架势,必然是老师来了,赶紧带着自己的小伙伴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那老师见朱勇他们没有理他,倒是也不生气,只是举起自己手中的戒尺,朗声说道:“我手中的这把戒尺,乃是陛下亲赐,专门惩罚那些不听话,不进学的学生,我来之前陛下才刚刚赐下,还新鲜热乎着呢,怎么,你们几个是要先给这把戒尺开个张吗?”
听这老师说的有趣,常继祖心里暗笑,这個老师倒也是个妙人儿。
朱勇他们虽然霸道,却也不是傻子,知道这老师手上有陛下赐的戒尺,估计自己得罪不起,赶紧也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乖乖坐好。
老师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将手中戒尺放下:“奉陛下旨意,从今天开始,会有文渊阁的当值学士轮流来给你们上课,这是陛下的恩典,还望你们不要辜负陛下的圣德,好好进学,也给家里挣一些脸面。”
“你是谁?”朱勇这个小胖子直接叫了一声。
老师也不恼怒,微微一笑:“下官翰林院侍讲学士杨荣,入文渊阁当值,现在则是你们的老师!”
杨荣?!常继祖心中一惊,这不就是日后宣帝朱瞻基继位后的三杨之一吗?那可是大明朝有名的贤臣,名臣,提起大明的贤相,首推张居正,再往下数就轮到三杨了,至于弘治朝和正德朝的那几位,可都得往后稍一稍。
而且三杨各有本事,这位杨荣被称为东杨,别看是翰林出身,却擅长是兵事!
边防谋划了然于胸,而且个人武力估计也不弱,朱棣第一次北伐,率领三百精锐骑兵追击鞑靼军至斡难河,杨荣就是三百精锐中的一员!
不过这时候他才刚刚进入朱棣的文渊阁,成为内阁中的一员,后来朱棣在北伐途中驾崩,杨荣秘不发丧,给太子朱高炽创造了平稳登基的机会,后来朱瞻基登基之后,又帮着朱瞻基评定了朱高煦的叛乱,深受宠信,相比较起三杨中的另一位杨士奇来说,官途算是顺畅的多了。
别看他现在只是一个翰林伺讲,这个杨荣讲课倒是讲的确实不错。
一本论语让他讲的妙趣横生,各种典故信手拈来,就连常继祖都听得入了迷,更不用说朱勇那些小子。
一个时辰过的特别快,杨荣说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后,就宣布先休息一会。
哟,还挺人性化的,还有课间休息时间,常继祖还以为这课得从开始上到结束呢。
再想想也是,老师也是人,一刻不停的说上几个时辰,铁嗓子也受不了。
杨荣端着茶杯,悠悠然出去了。
他这一走,大本堂里立刻就翻了天,朱勇他们几个意犹未尽,聚在一起聊起刚才杨荣讲的这些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