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魏晋名士的卑微与骄傲 > 王羲之 一个流传千年的误会

王羲之 一个流传千年的误会

王羲之小时候又傻又愣,是那种扔进人堆里就销声匿迹的小孩。直到有一次周顗请客吃牛肉,周顗在一桌子聪明小孩子间独独看中了王羲之,第一刀下去割的最好的牛肉先布在了王羲之面前。大概他的好朋友王导事先给他打了招呼,叫他帮忙抬举一下这个傻侄子,又大概,周顗真的慧眼识珠,总之,王羲之是一饭成名。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同样又傻又愣的王述,也是在类似的场景里趁着别人死命拍王导马屁的时候,一盆冷水泼上去,反而泼出来王导的刮目相看。

王羲之和王述,这两人几乎是同时代的人。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王述是王承的儿子,一个琅琊王氏,一个太原王氏,本来就代代要攀比,到了他们这代,马拉松进入新站点。巧的是,他们的先代,对于这种攀比并不上心,到了王羲之这里,却十分在意,甚至让王羲之非常愤恨地对着他的儿子们说,“我和王述出身差不多,智商差不多,才能也差不多,到现在他们家比我们家发达得多,就是因为你们这几个小兔崽子没一个能比得上人家的儿子王坦之!”王家的几个儿子,凝之是书法家,献之是未来驸马,徽之是当时数一数二的潇洒人物,结果在急怒攻心的老爹嘴里,都变做了烂狗屎。可见王羲之有多么咬牙切齿。

事情要从王羲之代王述为会稽内史开始说起。王述母亲亡故,所以去官守孝,住在会稽边境。上面派去代替王述的是王羲之。王述以为他和王羲之都是当朝名士,自然惺惺相惜,一直等着王羲之的拜访。没想到王羲之只是礼节性地吊唁了一下王述的母亲,匆匆来了,又匆匆去了,之后就再无音讯。可王述总认为他一定还会来的,每次一听见门外有吹角的声音,知道有客人来,就命人打扫了卫生,摆好酒菜等着接待王羲之。

这么过去好几年,王羲之竟然一次都没有来过。王述自觉被王羲之怠慢,不仅损失了酒菜还损失了面子,从此心里不爽,一定要把这个面子讨回来。

没想到不久之后王述就因缘际会升了扬州刺史,王羲之的会稽郡就在扬州刺史的治下,这下王述成了王羲之的顶头上司。王述真要感谢老天帮忙,给了个出气的机会,于是在治所考察工作的时候到处都去了,独独绕过了王羲之所在的会稽郡。王羲之气得连忙给中央上书,说,我不要在他手底下干了,强烈要求把会稽郡划到越州的治所里去。中央当然不同意,更惨的是,这封公文一不小心被透露了出来,成了当时饭桌牌局上的笑柄。

王述觉得解气,但还是忍不住跑去了会稽郡,想看看王羲之气成什么样儿了,也想给他顺顺毛——我就是报复你一下,回头还是好朋友。没想到王述包含了多重含义的拜访,太过认真,又让王羲之不爽了一回:王述考察工作,事无巨细都仔细问一遍。本来王述可能是好奇加八卦,你王羲之一个大名人做地方官,到底是咋干的?结果在王羲之眼里事情就变味了:大家当官都是吃大锅饭公款开沙龙的,你现在问得这么细,难不成是指望发现什么纰漏好让我再丢老脸吗?

王羲之一怒之下撂了挑子:老子不干了!找了个很蹩脚的理由:身体不好。谁都知道这是个再假不过的理由,但是中央这回管不了他。这是人心惶惶的永和十一年。桓温从永和六年殷浩北伐失败之后把他的势力从荆州扩展到京都,一举控制了长江上下游。永和十年,桓温第一次北伐前秦,一路上声势浩荡直打到洛阳。朝廷正为如何处理这日益坐大的权臣人心惶惶,谁也没想要真理会隔三岔五犯抽的王羲之。

况且这回王羲之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谁劝也劝不回来。本来做官就烦,还要在王述这种装模作样的人手下装孙子,不如回家种田去!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王羲之专门跑到父母坟上去,借着上坟指天发誓,说,“我本来就命不好,老爸死得早。妈妈和哥哥把我养大,虽然笨,但是因为国家聪明人少,所以在矮子里拔了将军。其实我对做官不感兴趣,我就喜欢老庄的书,老是觉得自己日子不多了,想要放浪形骸在山水间,但是为了我们家族又很矛盾,不敢退下来。而现在我决定了,我要退休。这个月一定找个良辰吉日大摆筵席金盆洗手,告慰各方神仙。从今以后,我要是说到做不到,又蠢蠢欲动地想做官就不是你们的儿子!天地之间,人人得而诛之!我向太阳发誓!”

王羲之这一番恶狠狠的誓言顺利促成了他的退休。中央没有派人挽留,因为桓温不喜欢他,原因很简单,桓温是北伐的坚定支持者,而王羲之则是不遗余力的反对派。本来中央和桓温的关系就岌岌可危,没必要因为王羲之再起波澜。

这是王羲之一根筋的具体表现,大概是小时候那点傻愣的遗留问题。他喜欢的东西永远喜欢,比如说鹅。传说中他爱鹅成痴,曾经在一次出游时,为了几只漂亮的鹅为养鹅的道士写了一遍《道德经,得到鹅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他不喜欢的永远不喜欢:比如说王述,比如说北伐。

王羲之是个和平主义者,对于反攻北方一直抱着消极态度。他的想法很有儒家的传统色彩:只要我们把内政搞好,和善亲民,大力发展生产力,江对面的人民一定会望风归附,不用打仗就得民心得天下。可是,没人理他。于是每每打仗之前,王羲之都要祭出一句“外宁必有内忧”的谶语来吓人。意思是,仗一旦打胜了,国家统一了,就必然出现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现象,大家分地盘抢女人一定会把这个国家搞灭亡。

王羲之的反战并不是危言耸听。王羲之经历的反攻北方几乎都不是出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动机,反而更是中央和外镇军阀互相炫耀实力、攀比威望的手段。

王羲之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战在殷浩准备第二次北伐的时候。这次北伐殷浩本来也没准备真打,而是被桓温逼得没有办法的下策。桓温自始至终是个北伐狂,自从做了荆州刺史把长江上游经营成个“小斯巴达”之后,就一直要求朝廷让他出兵北伐。但朝上的褚太后、管事的褚裒和殷浩想的却是:桓温是有实力的,他一旦北伐成功,一个复国权臣怎么安置?特别是殷浩,他几乎可以肯定一旦桓温北伐成功,自己的首辅地位一定会被取而代之。永和六年,冉闵大肆屠杀胡人,并且自立为魏王,后赵的很多将领不服气,纷纷割据一方。东晋光复北方的机会说来就来,没有说不的理由。殷浩被逼无奈,硬着头皮主持了这次北伐。结果文人将兵,殷浩毫无悬念地失败了。

王羲之在会稽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冷笑:这仗根本就没想打,没有士气,没有必胜的信心,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不败就怪了。只是在殷浩极没面子地准备又一次北伐的时候,王羲之笑不出来了:他们这样怄气争名声,结果要我们给他们买单三吴三浙地区是东晋最富庶的区域,会稽更是贵族聚居的富中之富,打仗要的钱粮人,三吴三浙首当其冲,王羲之就是被摊派的主之一。输了的结果我们担待,赢了的名声他们戴着,有傻子会干这种事吗?王羲之终于忍不住了,劝了殷浩一顿,最后隐晦表示,再要打仗,这种冤大头的活儿我不干了。我要罢官游山玩水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逆修天途仙子倒追解锁神级身份我独断万古神撰跳崖后化身万丈五爪金龙傲视群雄穿越获造化万物鼎,却吞噬万物青辰胤一剑镇诸天从零开始的征服宇宙生活修仙之这个家族有亿点强魔弈,天道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