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的事暂时处理好了,内政上的事却刚刚开始。
刘秉云现在为难的就是人的问题。
汝州每隔几年就是一场大战,甚至有时一年就是好几场战争,遍地都是流民。农田基本荒芜,村镇基本摧毁,这已经不是民生凋敝了,而是千里无人烟。
现在好了,流民基本都被收编起来了,除了补充军队,其它都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开始种庄稼了。
可是人都是要吃饭的,现在汝州就有近二十万人需要吃饭,好在黄道镇缴获了数量庞大的粮食,暂时无虞。但还需要农作物的种子,需要耕地的牛和农具,就是集中了几个大城里所有的,也远远不够。
战争暂时停歇了,其它地方的流民又开始出现在汝州,按节帅的意思还是要全部收拢。
可是收拢好办,得派人管,否则有何意义?需要有人去组织建屋建村建甲,去分发粮食农具,去维持治安,以后换要收税等等,这些都需要人,需要有经验的官员干吏。
多年以来,大户基本跑光,即便有剩下的,也基本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刘秉云已从军队中选出不少能识字的人组建了临时衙门,同时派人到汝州各处招募人手,但还是远远不够。
军威之下,城里及城外堡垒里剩下的那些大门大户倒也不敢不支持,可是能把自己管好不添乱就很不错了,忙却帮不上。
刘秉云知道自己想简单了,远在河东的刘家倒是有办法,只是用不上,至少现在用不上,还是必须求援李家。
李商歆心里是有数的,对刘秉云的旁敲侧击置若罔闻,满脸无奈。
他已从韩玉衡那里知道了刘秉云对李家的防范之心,又怎肯拉下脸主动去帮忙?
林建岳对内政事宜是不太清楚的,经过刘秉云的解说,也明白了目前的处境,但他已实质上是京西南路之主,这些大问题还是得他去解决,是推不开的。
林建岳是聪明的,还能举一反三。
“刘先生,这还只是汝州,那其它各州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