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荀或弃官竟然是在董卓西迁,也不知道荀攸有没有一起跟着过来。
“见过韩公子。”
荀或眼中则是面带精光。
果然传闻不可信,能写出《卖炭翁的韩烨,又怎么可能是传闻中那个不学无术之人。
本来还想着袁绍拿下冀州后了解一下袁绍的本事,现在袁绍难以入冀。若是此子当真有大才,协助此子也未尝不可。
乱世之中,主择臣,臣亦择主。
荀或迁到邺城,就是想寻访明主。
韩烨还没来得及和荀或交谈,一道声音就传了过来。
“兄长,你怎么在这儿,大家都等你作诗呢。”
“咦,韩烨?你怎么在这?”
“荀先生。”韩烨抱了抱拳,算是给荀谌打了个招呼,毕竟荀或在这里。
“兄长,你怎么不去和大家一起以文会友?”荀谌点了点头,算是回了一礼,毕竟他年纪摆在这里。
“呵呵,会友有什么有趣的,倒是韩烨公子让我受益匪浅。”
荀或澹澹一笑,到底不是颍川鹿门,邺城没有专门的学院,学术氛围也弱了许多。
“他?”
荀谌诧异看了眼韩烨,难道兄长的猜测是正确的,自己真的看走眼了?
“文若,友若,怎么在这么偏僻的地方?难道是崔某招待不周?”
崔琰顺着荀谌的身影看到荀或,也走了过来,有些好奇。
难道自己鸳鸯楼文会就那么不堪?
颍川私学繁荣,崔琰也曾有幸见过颍川文会,名士的确非常多,如陈群钟繇,郭嘉戏志才都让崔琰自愧不如。
“季珪兄安好。”
“文若为何不去与大家同乐?”崔琰好奇道。
因为崔琰更多时候是在清河,倒是没认出来韩烨。
“大才就在身边,我又何必多走两步。”
“大才?”崔琰看了眼典韦,使劲儿摇摇头,这要是大才,自己倒立吃翔。
“这位小公子是?”
“韩烨见过崔先生。”
“原来是州牧公子,季珪在此有礼了。文若所说的大才莫非是?”
荀或点点头:“方才我见韩公子独自在这偏僻角落,就上前交谈,没想到倒是听到了一首好诗。”
“好诗?”
这下子崔琰的兴趣被吸引起来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荀或一股脑将韩烨的《卖炭翁背诵出口,荀谌和崔琰就像看怪物般看着韩烨。
东汉是士族天下不假,可士族也会消亡,董卓也不知道屠杀了多少士族,韩烨这是要杀人诛心啊。
此子心思缜密,怪不得韩馥一直排挤我。
荀谌默默想道,心中也不敢再小觑韩烨,自己选择袁绍真的对吗?
乱世到来,士族分散择主,便是为了保全家族,前些日子荀攸来信说是投了曹操,看兄长荀或的样子,是要被韩烨折服,自己果然只能陪同袁绍下青州了。
只是,有了兄长的帮助,韩烨还会给袁绍机会拿下青州吗?
荀谌脸色难看,乱世择主,荀家现在只有自己,兄长和荀攸出世,荀攸善谋,兄长无论是大局还是政事,都无可挑剔。只有自己,平平稳稳中庸之人,难道自己这就要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