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公张扬在董昭的谋划下,直接从河内和上党发兵,进攻朝歌,想要逼迫明国回援。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至于为什么不打北方太原等新定的地方,实在是因为明国为了掌控并州,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加上明国骑兵强大无比,张扬没自信和明国硬碰硬。
明国方面,张郃居在邺城,需要稳住朝堂,不能轻易出征,出征的事情就又留给了赵浮程涣,二人带兵能力不错,当年据城而守能抵挡公孙瓒的骚扰,也算是良将。
而军师,则是由郭嘉亲自前往,想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上党军的有生力量,甚至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和徐晃一同将上党直接灭掉。
双方各有各的心思,只是让郭嘉没想到的是,董昭的智谋用兵还是不错的,虽然郭嘉在正面上不断小胜,但上党军的损失也并不算大,至少短时间内,明军想要将上党军赶出朝歌境内,不大可能。
而在辽东,和公孙瓒同宗的公孙度正在考虑到底要不要驰援公孙瓒。
一方面,早年的时候,明国曾不断派人来交好,礼物也送了一大堆,双方的关系还不错。
另一方面,公孙度也担心明国灭掉燕国之后,下一个目标就会轮到自己的辽东,到时候自己,可顶不住明国的压力,而且自己甚至连一个帮手都没有。
“各位大臣,你们觉得我们到底要不要出兵帮助燕国呢?”
公孙度最终还是讲决定留给了下属。
“大王,必须要帮啊,燕国乃是我们辽东国的屏障,若是燕国被明国灭掉,那我们辽东还可能是明国的对手吗?我们辽东国和明国,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啊。”
北海的管宁直接建议出兵。
虽然明国和辽东交好,但生死存亡之际,岂能因为交好就坐视自己的屏障被灭?
“主公不可啊!”
然而,阳仪立马就跳了出来,他现在还在吃纸张的回扣呢,要是和明国交恶了,那他的回扣岂不是就没了?
公孙度目光一转,和明国打交道打的最多了,就是阳仪了,无论是纸张书籍什么,都是阳仪来负责的。
“我们辽东国本就和明国交好,两地之间商贸繁华,若是因为战争,那我们辽东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就会短缺,到时候定然会影响大王你的统治啊。”
“而且说到敌人,恐怕燕国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吧,自打燕王灭掉刘虞以来,日益骄横,不断侵扰我国的边境,柳毅将军数次出征,想要灭掉高句丽,结果都因为燕国的骚扰,最终没有成功,我们岂能抛弃好友而帮助敌人?”
公孙度一听,也很有道理。
自己称王后,也想扩大自己的实力。
毕竟辽东地盘虽然也不算小了,中原前来避难的人士也有很多,但是整体上来看,和燕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加上高句丽国王伯固胆小,国内兵马又少,公孙度就想着灭掉高句丽,来扩张人口。
但毕竟国力不行,面对燕国的袭扰,必须做出较大力量的防备,使得这一年来,根本没有机会灭掉高句丽。
文臣这边建议驰援燕国公孙瓒,好保住辽东国的屏障,武将这边建议趁机灭掉高句丽,扩张自己的势力。
一时间,公孙度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大王,实在不行这样吧,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海船,帮助燕国将燕国的士兵运送到明国渤海腹地,至于燕国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看燕国的本事,如何?”
王烈折中了一下,突然将大军插入明国腹地,想必能让明国的东路军出现一定的骚乱,到时候渔阳也就放开了,田豫一旦能解放出来,和公孙瓒正面击溃张辽牛盖,燕国之围也就解了。
而他们辽东国,也算是出了很大的力,毕竟这个时期,能够大量在海上航行的,除了辽东国和吴国外,就没有多少了,当然,交州士燮也可能有海船。
“此计不错,既能搏一搏名声,又有望解燕国之围,甚好,甚好。”
做出决定后,公孙度立马派人去燕国联系了燕王公孙瓒。
联系完各国后的燕京
“大王,上党公已经出兵朝歌,只是被明国沮授给挡了下来。魏国没有拒绝出兵,但是他们选择了进攻吕布,说是等灭掉吕布后就会进攻魏郡。”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唐王派出了一小波部队对平原地区进行骚扰,但这波部队到底有多少人我们不知道,唐王对外号称三千骑兵。”
说道袁绍的时候,范方忍不住嘴角一抽,说是三千,有一千范方就谢天谢地了,说不定人家一个城池的守城兵,或者一个大族家中的家丁都能灭掉你们。
“袁绍匹夫欺人太甚,不用抱什么希望。”
公孙瓒同样对袁绍没抱有期望,毕竟被袁绍这厮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辽东呢,辽东王怎么说?”
“大王,辽东王愿意帮助我们将我们的将士从海上运送到渤海地区,至于出兵,他们只能出一千航海水手。”
范方回答道。
不得不说,突袭明国腹地,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尤其是渤海地区,黄巾百姓和黑山百姓混杂不过一年多的光景,定然还没有稳定下来,要是燕军突然出现,渤海定然大乱。
“不错,这辽东王还算有点儿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