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正德日不落 > 第159章,要想富,先修路

第159章,要想富,先修路

京城通往天津的宽敞水泥马路上,行人匆匆、车水马龙、显得非常的热闹而繁忙。

纵然是在这大冬天到时候,寒风呼啸、雪花纷飞之时,京津公路上依然有着大量的行人和往来的商旅。

朱厚照骑着乌云踏雪,慢慢的行走在这京津公路上,一边欣赏道路两旁的景色,也是一边听一听道路上这些过往商旅和行人所讨论的事情。

这匹乌云踏雪是神机1师在榆林关一战缴获的战利品,是火筛的坐骑,是一匹非常罕见的宝马,霍雷他们将这个宝马献给朱厚照,朱厚照也是欣然的接受了这个礼物,也是很喜欢这匹马。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这道路修通了,很多人都选择将房子建在道路两边了,上次去天津的时候都还没有看到这些房子。”

朱厚照看着道路两边新出现的一些房子,记忆中京津公路刚刚修通的时候,道路两边的房屋远没有现在怎么多。

甚至于有些地方,有大量的房屋修建在道路两边,渐渐的形成了一个个较大的村庄,显然都是看上了水泥道路便捷的交通了。

这条宽敞的水泥马路对于京津两地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仅仅极大的缩减两地之间往来的路程,而且因为是宽敞的水泥马路,故而非常有利于马车、行人的往来,运输货物变得非常方便、快速。

天津港这边打捞上来的海鱼只需要2个时辰就可以运到京城的市场上销售,端上京城人的餐桌。

对于沿途的大明百姓来说,这条道路也是极大的便捷了他们的生活和往来。

有人在道路的两边开设饭馆、茶楼、客栈什么的,为过往的商旅提供服务,生活很是红红火火的,一路走来都可以看到生意很是不错。

现在京津地区的纺织厂、水泥厂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用工需求非常大,沿途的大明百姓也是可以前往天津或者是京城去工厂里面上班,非常的方便。

还有一些人则是看到了一些商机,做生意、做买卖什么的,现在京津地区之间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有人组建专门负责运货的商行,帮各大工厂运输原材料和产品;有人组建建筑队,专门在京津两地承建一些房屋、工厂之类;还有一些有钱的士绅看到了京津两地纺织厂和水泥厂生意红火,也是跟着纷纷投资期水泥厂和纺织厂来。

还有的人看到了京津两地对蔬菜、鸡鸭鹅、猪牛羊的大量需求,也是专门的去养殖更多的禽类、种植更多的蔬菜以供给京津两地。

这一种蔬菜才发现竟然比种粮食更划算,更赚钱,而且关键是这蔬菜还很好卖,运到京津两地的大工厂去,一下子就可以卖的精光。

甚至于还衍生出了一些人专门去收购鸡鸭鹅猪牛羊这些运到京城去屠宰,从中赚取差价。

沿途地区老百姓的鸡鸭鹅可以卖出去卖到钱了,家里面藏的鸡蛋也可以卖出去换钱了,甚至于连种的蔬菜都可以拿去卖钱了。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以前的时候即便是家里面有多余的蔬菜、鸡蛋、鸡鸭鹅什么的也都不好卖,因为交通不便,周围的市场需求又小,故而不值钱,也换不到钱。

现在不一样了,应了后世的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有了快速通往京津两地的宽敞水泥马路,往来变得便捷而快速,对于沿途地区的大明百姓来说,这家里面的东西就可以卖出去卖到钱了。

家里面养的鸡鸭鹅、池塘里面的鱼、果树上的果子,现在都可以卖出去,有专门的人来收购这些东西。

而且现在活也好找了,京津两地的工厂很缺人,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的工厂,规模一个比一个大,需要的工人也是一个比一个多。

有时候找不到工人的时候,都会组织人到乡下来招工,包吃包住,一个月差不多有1两银子的工钱。

这待遇也是让沿途地区的很多大明人纷纷放下手中的锄头,走出了农村,成为了这个时代第一批进城务工的大明人。

大家很明显的能够感觉到现在的生活一下子都变得更好起来。

当然也不仅仅只是因为这条宽敞的水泥马路,更重要的还是京津两地迅猛发展起来的纺织厂和水泥厂。

这两大产业现在是黄金期,尝到甜头的初代资本家们现在都在迫不及待的扩大产能,生产更多的布匹,赚更多的银子。

比起传统的靠收田租来钱,这办工厂来钱实在是快太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叶尘苏傲雪叶飞唐若雪叶飞袁静阮柒席玖简初戚柏言安浅年谨尧林天萧馨儿白明微风轻尘林羞寒蔺君网游:开局掠夺不死神凰血脉